,

中國的金融市場是否需要更多自由和更少監管?

中國的製造業和人們的儲蓄額都在迅猛增長,但是,參加近日在沃頓召開的“2008沃頓中國商業研討會2008 Wharton China Business Conference)的國際金融專家認為,中國的金融市場仍然處於發展初期。


 


這一狀況部分反映出了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所謂的實體經濟Real Economy)的發展一般都會先於資本市場的發展。就像中國在過去幾年經歷的那樣,經濟發展一旦起飛,富有創造性的金融家便會尋求基金投資、利益分配以及分散風險的途徑。此外,中國相對不發達的資本市場,還反映出了其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偏好。


 


中國的監管者更偏愛實體經濟。高盛亞洲(Goldman Sachs Asia)的常務董事文森特·杜哈梅爾(Vincent Duhamel)談到。他們在管理金融市場方面的經驗較少。在理想的狀況下,管理者應該只扮演仲裁者的角色,並允許市場創新。但是,他們不想讓市場自行發展。杜哈梅爾並不認為中國的金融市場在迅速發展。現在,這個市場有太多的法規限制,而且,因為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目前所發生的問題,放寬管制的議程被擱置起來。對他們來說,次級債就是一盆冷水


 


即使是被廣泛視為中國優勢所在的資產——該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也反映出了金融市場潛在的弱點。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政治學教授詹尼弗·埃米克斯(Jennifer Amyx)認為,中國缺乏用於內部配置其來自于出口的大量資金的金融基礎設施。


 


中國政府因此而開始通過其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將部分外匯儲備在國外投資。雖然有些美國評論人士認為,這一基金是中國鍛煉其新經濟肌肉以及削弱美國影響的途徑,不過,埃米克斯認為,這樣的理念忽略了中國的經濟現實以及其歷史性的經濟盛衰迴圈。


 


她談到,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國家,中國也不是唯一一個創建主權財富基金來管理這些儲備的國家。很多中東石油出口國也擁有這類基金。雖然中國的外匯儲備至少有1.4萬億美元之巨,埃米克斯說,但是,多年來,以其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庫券的卻是日本。當時美國有些評論家擔心,日本會控制美國的金融市場。但是,人們預料的那種世界末日並未到來,相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的衰退。


 


投資者受到限制


 


對中國基金的恐懼被誇大的另一個原因是,截止到現在,中國的官員尚沒有顯示出,他們是世界上最精明或者最具進攻性的投資者。他們將大部分的國家外匯儲備投資于保守而且安全無憂的美國國庫券中。儘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最近採取了更具冒險性的投資策略——沖進了美國的股票市場,但是其結果卻不令人鼓舞。比如,去年,中投有限將30億美元投資於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的首發股,但是從那時到現在,黑石的股價已經下跌了近一半,埃米克斯說,這一結果使該基金變得更為謹慎。


 


杜哈梅爾談到,缺乏強勁發展的資本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阻礙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這個國家正在進入這樣一種狀態——因為缺乏金融創新和更多的投資選擇而開始束縛公司的發展和投資者階層的形成。隨著中國企業家們積累的利潤日益增加,他們希望使自己的私人投資多元化,同時他們也在為自己的公司尋求範圍更廣泛的金融投資工具。而現在看來,金融市場的現狀限制了他們的選擇餘地。


 


“中國國內資產的很大比例——大約為63%——是銀行存款,” 杜哈梅爾指出,“投資占另外的31%,其他資產種類都還未得到充分發展。”


 


比如,債券只占國內資產總額的6%。杜哈梅爾說,過度管制在這一問題上同樣扮演著角色。中國的官僚機構堅持為各種債券設定利率,而這種行為正在阻礙一個規模更大的債券市場的形成。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可能形成恰當的風險定價機制呢?他問道。沒有設定利率的自由,市場就不可能形成合理的定價機制。


 


而其他類型的資產則索性基本沒有。中國有期貨交易所,但是,其深度和流動性都還不夠。他談到。無論什麼項目,只要中國自己不在國內建設,國外就會有人發展。現在,你已經可以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Futures Exchange)交易人民幣合約了。


 


沒有更為強大、更廣泛的金融市場,中國的公司就不能分散風險和轉移風險——而對公司而言,分散和轉移風險是有效管理其財務的必要過程。杜哈梅爾說,不妨看看保險業的狀況。中國的保險公司將40%50%的資產存到了銀行,這種方式沒有意義。美國一家大型保險公司的投資組合,通常會包括很大比例的股票和債券,而存在銀行裏的現金則較少。但是,中國的監管層卻讓銀行在金融市場中居於主導地位,可供投資的其他選擇很少。


 


在這些銀行中,至少有一家銀行含蓄地承認,中國的資本市場存在問題。當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上市時——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很大一部分股票發售到了境外。杜哈梅爾指出。境外投資者擁有評估風險的能力,而且對這只股票充滿渴望,而中國的股票發行市場則缺乏這種能力,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同樣沒有定價的能力。此外,這家銀行的管理者希望國外的機構投資者持有自己銀行的股票,這樣,他們就能從境外投資者那裏學到先進的金融管理經驗了。因此,他們選擇首先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頗受西方投資者青睞的股票市場——掛牌上市,後來才在中國的A股市場發售股票。


 


提高對公司的要求


 


中國可以通過賦予國外機構投資者在國內運營的更多自由,來加速自身金融市場的成熟步伐,杜哈梅爾說。截止到目前,中國政府一直在嚴格控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中國的金融市場是否需要更多自由和更少監管?."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7 五月, 2008]. Web. [04 May,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1636/>

APA

中國的金融市場是否需要更多自由和更少監管?.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8, 五月 0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1636/

Chicago

"中國的金融市場是否需要更多自由和更少監管?"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五月 07, 2008].
Accessed [May 04,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1636/]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