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國公司研究外包:IT、電信和生物科技領域漸成熱點

 

早在十幾年前,跨國公司就在考慮將印度發展為研發中心的可能性。在80年代末及90年代早期,一些跨國公司就在印度建立了研發實驗室,但這些早期的實驗室主要從事所謂的“內包”業務——即為跨國公司在當地的生產運作服務。


 


跨國公司早期在印度建立研發中心的動力來自產品本地化的需求。很多跨國公司都在印度設立了工廠,一方面是因為印度的經濟政策要求他們在當地生產,另一方面也因為印度消費市場巨大,足以支撐本地生產。如此一來,設立本地研發實驗室,令產品符合本地需求就成為邏輯上的必然一步。一些公司,如聯合利華的子公司印度利華公司(Hindustan Lever)就建立了研究室來迎合本地需要。90年代早期,不少跨國公司開始在印度設立工廠,生產投入國際市場的產品,這種趨勢在近五年來更見明顯。


 


下一個邏輯思考就是:既然“內包”可行,難道“外包”就不能嗎?原則上,研究外包與其他業務流程外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康斯公司(Frost and Sullivan)關於印度研發能力的研究報告指出,委託研究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聯合研究、合作研究和完全外包。聯合研究是指兩個或更多的研究實體一起工作;合作研究是指代表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共研究;完全外包則指一個研究實體代表另一實體承擔研究任務。


 


在“一般事務處理”外包模式成功發展的鼓勵下,印度的企業開始著眼尋求研究外包的機遇。一些技術公司已經發展了大規模的委託研究業務;在工程,醫藥和生物技術領域,都有跡象表明外包模式正在湧現。儘管目前市場整體規模還比較小,但有跡象預示,外包業務在未來有激增趨勢。


 


印度的優勢


 


為什麼要將研發業務外包給印度的企業?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將研發業務外包?研發曾經被視為十分神聖的業務,任何公司都不肯將自己的研發業務與其他公司分享,而現在的情況不同了。


 


《公開的創新:創造科技並從科技中獲利的新規則》(<>)一書的作者亨利·切斯柏格(Henry Chesbrough)指出,越來越多企業反思他們創新和推廣產品的方式。他拿思科(Cisco)和朗訊( Lucent)作了個對比。思科常常從外界尋求創新思維,而朗訊卻傾向於遵循過時的、依賴內部資源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宗旨。但資源較少的思科總能在創新中緊跟競爭者的步伐,甚至超過對手。切斯柏格在書中寫到: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教訓——閉關自守的創新方式已經不合時宜了。


 


研發項目的另一大消費者——生命科學行業,也開始採用外包了。一份瑞銀華寶(UBS Warburg)的報告指出,2001年美國醫藥工業投資在研發上的費用是300億美金,其中大約20%25%用於外包業務。美國和歐洲的大藥廠在研發上的支出幾乎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他們面臨著削減開支的巨大壓力。據塔夫特藥物發展研究中心(The Tuft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velopment)估計,在2003年把一種新藥推廣到市場的費用大概是8.97億美元。目前,縮減此項費用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在20049月作出一份的全球調查表明,企業正在全球範圍內重新分配其產品創新機構。70%的被訪企業在海外聘用研發人才,52%的被訪企業稱他們會把增加海外研發費用放在首位。至於理想的海外研發地,39%的被訪企業選擇中國,美國29%的得票率排在第二位,印度以28%緊跟其後。而在未來,印度很可能會成為全球研發費用吸納中心,EIU更將其稱為研發“熱點”。


 


儘管在印度的很多研發項目還停留在“內包”階段,另一些投資已轉向委託研究了。在印度,業務流程外包已發展得很興旺了,這將有利於研究流程外包的推廣。


 


為什麼印度能夠緊跟中國和美國之後成為理想研發中心呢?首先,EIU是這樣定義研發熱點的:企業能夠直接利用現成的科技人才網路;這個網路與高校研究設備聯繫緊密;提供支援革新並易於將其商業化的環境。印度具備了上述的大部分條件。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的一份檔寫到,“印度在90年代成為軟體中心。印度是一個廣泛使用英語的亞洲大國,擁有價錢適中的勞動力,學校也提供西方教育,這些優勢使它迅速躍居為研發中心。”印度的一大吸引力是它的成本優勢——擁有大量廉價又能說一口好英語的勞動力,從勞動力中可能節約的成本十分可觀。 在西方醫藥界,高成本研發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所以很多企業聲稱,印度能為他們帶來可觀的成本利益。


 


印度一家領先藥劑廠Nicholas Piramal的主管斯瓦迪·畢魯姆博士(Dr Swati Piramal)說:“把研究外包到印度可節省30%-50%的成本。”而印度最大的藥廠Ranbaxy的發言人對此更加樂觀:“在印度,創新的費用只需要歐洲的1/5甚至1/7。”


 


同時,印度的人力資源也很充足,而且精英不在少數。當地的教育機構相當完善,如印度理工學院(the 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印度科技學院(the Indian Institutes of Science)和一些地區工程學院。此外,還有一個龐大的政府資助的研究實驗室網路。瑞萊恩斯生命科學(Reliance Life Sciences)的高級執行副主席薩巴瑪尼姆(KV Subramaniam 說:“印度擁有得天獨厚的研發能力。而且有很多在外國工作的印度科學家也願意回國牽頭研究工作。”


 


嶄露頭角的熱點


 


巴拉·馬尼安(Bala Manian)是一名顧問,他相信印度在包括生物技術和醫藥在內的生命科學上掌握了可觀的技術,並擁有大量人才。而在工程、電信相關領域如超大規模集成晶片(VLSI)及嵌套工藝上,印度也有發展的潛力。


 


在技術領域——資訊技術和電信行業,外包研發的效果最好。印度的頂尖技術企業——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威普羅(Wipro)、資訊系統公司(Infosys)、 HCL Technologies,和一些嶄露頭角的企業如Ittiam SystemsSasken,都正在大力發展委託研發業務。威普羅是印度第二大資訊技術公司,其年營業額超過27000萬美元,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真正的第三方研發服務供應商。在一份公司檔中,威普羅稱自己與世界電信設備10強中的9強及一些世界技術產品巨頭都有合作。


 


另外,半導體設計和晶片設計也是跨國公司在印度早有涉足的領域。時至今日,研發外包在這些領域仍有發展潛力。據印度超大規模集成晶片協會(VLSI Society of India)的秘書拉維·庫馬爾(C. P. Ravi Kumar)介紹,印度有70100家超大規模集成晶片生產企業和5000多名提供半導體設計服務的工程師。很多全球性半導體企業,包括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國民半導體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s)、英代爾公司(Intel)、 模擬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 意法半導體集團(ST Microelectronics)、益華公司( Cadence<SPAN lang=ZH-TW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P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跨國公司研究外包:IT、電信和生物科技領域漸成熱點."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 九月, 2005]. Web. [29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468/>

APA

跨國公司研究外包:IT、電信和生物科技領域漸成熱點.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5, 九月 20).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468/

Chicago

"跨國公司研究外包:IT、電信和生物科技領域漸成熱點"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九月 20, 2005].
Accessed [April 29,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468/]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