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培養: 地域因素有影響嗎?

Center 10 Consulting(一家諮詢公司,側重于創新、戰略、人才和組織變革)的創始人Roopa Unnikrishnan寫道,每天都有公司或地區政府宣佈成立了創新中心,但這並不是點燃創意的最好方式。Unnikrishnan在財富500強企業有1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她的Twitter帳號是@roopaonline。以下是她撰寫的專欄文章。

10月29日,強生公司(J&J,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新不倫瑞克市的一家製藥,醫療設備和消費品巨頭)宣佈推出其亞太創新中心。該創新中心總部位於上海,在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日本都有分支機搆。該創新中心是強生公司原有創新鏈(位於倫敦、澳大利亞、加州和波士頓)的延伸。雖然值得稱讚,但強生公司在發掘創新方面,應該有更多創新性思維。因為一些有趣的消費者和數碼劇,仍然繼續來自意想不到的地方。在當今時代,是時候開始考慮虛擬網路,而不是那些需要大量人才和資本密集型投資的所謂創新中心。與其形容成珍珠鏈,不如用鑽石網來作比喻-在非洲、亞洲和北歐都有節點,以一個大資料庫為中心,充分利用客戶資料和網路支援。

波士頓諮詢集團(BCG)對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做了一份報告,該報告顯示,在快速發展中經濟體(RDEs),比如中國、印度等,圍繞創新的投資正在不斷增加活力。此外,波士頓諮詢集團調查的突破型創新公司當中,有三分之二表示,他們經常從社交媒體和大資料採擷當中獲得產品和增長的新思路。那些推出特色產品的創新者鑄造了更大的網,建設的文化更加切合突破型、而不是積累型創新。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整體模式的轉變,超出了目前的做法,目前的做法是尋找創造力的溫床。為什麼如今,對於創新而言,地域因素顯得不那麼重要?部分原因是,創新的所有元素-創新價值鏈和以前不同,正在慢慢地與傳統的物理基礎分離-變得越來越虛擬化和個性化。

傳統上,大學和大公司被視為是能力建設和洞察發展的源泉。這一觀點是很多論文的核心,比如著名學者Maryann Feldman寫了一篇論文《創新地理學》,文章指出在知識和商業化手段豐富的地區,產品創新可以形成集群。但該論文發表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了,已經時過境遷。雖然傳統的創新中心,比如矽谷或波士頓附近的128公路走廊,仍然在吸取斯坦福大學或麻省理工等院校的資源,但在這些中心周圍,龐大的創業生態圈也已經形成。如今,知識的基石正在發生變化。

例如,MOOCs(大型線上開放課程),可以讓許多人免費聆聽來自世界頂尖大學的課程。由於這些課程的激增,那些從前被大學高牆所束縛的頂尖思想家和學術權威,他們的影響力的地理覆蓋範圍迅速擴大。據最新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有270萬名學生使用Coursera的技術課程。攝於這些工具的巨大威力,很多大公司也紛紛進行合作,順勢而為。比如Georgia Tech, Udacity 和AT&T公司已經合作推出電腦科學的線上碩士課程。這是一種推進知識和技能的全新方式。更重要的是,新興了這樣一批人,他們更側重於具體的能力建設– 比如資料管理、資料安全等-他們改變了學習的模式。會不會有更多的有才華的年輕人選擇這種方式來培養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從傳統老路(比如獲得碩士學位)?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方式出現,舊的方式消亡,在這種情況下,那種選擇是不是顯得更合理呢?

反向創新和大資料的出現,將為突破型創新提供新的空間。當然,這不能一蹴而就;識別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不是那麼容易的,不像那些久經測試的消費者調查方法那麼簡單,不是在百貨商場做做客戶調查就能完事。事實上,要從人類學根源的角度去入手,這真是十分有趣,比如,你得去採訪印度的社區健康工作者。與其把印度的社區工作者送到遠方的大醫院去培訓,不如給他們提供充足的醫療設備和工具來治療病人。同樣,由於資料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取,越來越多樣化,研發部門已不再是創造洞察力的唯一源泉。

設計和開發也進入了虛擬的網路空間。例如,智利和德國的合作商,通過虛擬空間,就可以分享資料和見解,來創造非常真實的產品,滿足早產兒和母親的需求。BayBe UG公司創造了一種產品,可以充分的利用資料、感測器和新材料。它包括三個模組:一個仿生床墊(帶有皮膚狀凝膠表面,可以感知母親體溫和身體形態);一個測量母親呼吸節奏和心跳的模組,以及一個連接前兩者的控制模組。BayBe公司的創始人當初沒有從醫療行業入手;而是從虛擬網路上獲取專業知識,並通過深度的資料和材料分析來獲得洞察力。他們在產品的設計、研發和製造過程中,在全球範圍內展開搜索。

具有挑戰性的進入壁壘

同樣,外包開發企業,無論是中國和印度的出租工廠,或是Quirky.com這樣的網站,都克服了傳統的進入壁壘。Quirky.com在虛擬社群上集思廣益,然後對各種創意進行評估、遴選、和資助。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將自己的創意發佈到該網站上,供其評估,參與者可以進行投票,選出最具潛力的創意。

最後,圍繞著資金、技術、人才,這些實現創意的基礎,建立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創新中心。資金管道正在發生改變。有個極端的例子就是Kickstarter,它不僅是一個獲得資金進行歌曲錄製的方式。在2013年,Pebbple智能手錶籌集到了創紀錄的1030萬美元。這款產品設計新穎,又能與多種平臺,如安卓系統,蘋果iOS系統相容,因此大火特火。這種網路融資方式,不僅能籌到鉅款,而且還能引發熱賣,比如Best Buy在2013年開始銷售Pebble智慧手錶,僅僅五天就告售罄。

在此行業,Sand Hill公司走得是高端路線,該公司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市場,來進行初創企業股權交易。Sand Hill使得投資者和非投資者可以參與初創企業的成長。該公司通過廣泛調查市場情緒,來為投資者提供透明度,進行初創企業的評估。此外,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機制,來為初創公司融資,而不是採用傳統的融資方式(風險投資和機構投資者。)

至於公司投資,BCG的研究表明,在研發和創新資金方面,新興市場的公司都超過了那些在其他國家的公司;在快速發展經濟體當中,有近四分之三的公司,預計將在明年增加創新支出,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只有57%。

通過軟體服務,技術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得,而雲計算正在重新定義“公司”。使用者資料存儲在遠端的伺服器上,終端使用者可以通過網路流覽器或移動應用來訪問雲端運用。因此,從前只有大企業才能享用的專業管理、通信、CRM和財務系統,現在可以為個人或小團體所用了。其結果是,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被歸類為自由職業者或“獨立”工作者。

至於人才,去年,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吸納自由職業者聯盟的創始人Sara Horowitz為其董事會成員,這顯示,在大型金融殿堂當中,自由職業者的分量也在加重。在這個新的世界裡,這些年輕的創新者在各自的領域裡發展,在虛擬的網路中交流,設計各種概念,製造原型,生產產品,而不被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問題所困擾。那些大型企業往往受到這些問題的困擾。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處境如何呢?

實際上,大公司往往是經濟的關鍵驅動力。他們的優勢在於輻射範圍(規模)、管理(監管)和操作(製造、品牌建設和銷售)。但是,隨著創新“巨頭”越來越少,創新越來越依賴弱信號,創業者越來越成為經濟創新的生力軍。大公司可能提供了整個經濟體99%的財富和生產力,但是,1%的成功創業者卻能設立新的發展方向。

組合式的創新方式 

創業者需要有良好的資金、基礎設施及政策環境,組合式的創新方法變得越來越普遍。創業者是將來增長的新星,他們很少固定在一個地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了一個創新平臺Netexplo,吸納了超過200名記者、科學家和學者,來探尋傑出的互聯網和數位技術創意。自2008年以來,該平臺已認可100位元數字創新者,這些創新者在各自的領域都引發了巨大的變化,或改變了某個行業的假設。他們當中的前六名獲得了獎項,可見地域因素已逐漸被平臺和網路所取代。

例如,非營利性機構Ushahidi的誕生,是為了解決一個特定危機-2007年,肯雅有爭議的選舉後,爆發了暴力衝突。該機構的聯合創始人Ory Okolloh呼籲創造一種匿名繪製暴力活動地圖的簡單工具,用來幫助預防暴力衝突。危機後,Ushahidi著手建立了這樣的一種產品,來解決問題。當時,肯雅的數位化基礎實施還是參差不齊。但是,Ushahidi的這款BRCK無線網路發生器不是唯一的轟動產品。Ushahidi當時還代表了一個平臺的人群,這個平臺支援肯雅公民記者的協作。Ushahidi在肯雅有45000用戶。自2008年初以來,Ushahidi已經從一個專門的志願者小組,成長為一個專門的組織(涉及範圍包括人權、軟體發展等),以及一個強大的志願者開發團隊(主要是非洲裔)。這個創新生態系統已經開發7項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既要造福大眾、又要易於商業化。

其他Netexplo獲獎者來自新興的創新生態系統,如印度的司法眾包網站和社交平臺Social Cops(社交員警),或來自新加坡的數碼味發生器(稱為“數位棒棒糖”)。“社交員警” 有一個全球性的諮詢委員會,“數碼棒棒糖” 是由斯里蘭卡研究員Nimesha Ranasinghe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的。

創新中心的下一次更迭會是怎樣?

最近,我每天早晨都會花一些時間流覽少數網站,這些網站內容很誘人。比如Producthunt.com和Sandhill.Exchange,它們是整個新一代創新生態系統的兩個典型例子。

Product Hunt專門展示每天出現的最佳新產品。它可以幫助你發現最新的、尚處於早期階段的移動應用程式、網站和技術產品。該系統的奧妙在於這些初創公司的創始人能夠從應邀成為系統貢獻者的功能和行業專家那裡獲得洞察。

這些都是創新生態系統的革命者平臺,可以讓一位孤獨的冰島創新者,擁有全球性思維。也許矽谷和矽巷應考慮考慮,全球的公司和個人是如何運用這些過去幾十年開發的工具來創造一個創新的網路,來時刻捕捉全球的創新靈感和創意。打開你的思維,打開你的錢包。更重要的是,別總是指望那些大企業來找你,想個辦法去找它們。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創新培養: 地域因素有影響嗎?."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4 十二月, 2014]. Web. [17 May,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7985/>

APA

創新培養: 地域因素有影響嗎?.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4, 十二月 04).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7985/

Chicago

"創新培養: 地域因素有影響嗎?"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十二月 04, 2014].
Accessed [May 17,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7985/]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