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步的代價:制藥公司能否使藥價更“平民化”?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北美分公司執行副總裁大衛·布倫南(David Brennan)認為,美國的藥品定價系統正正趨於破裂。制藥公司阿斯利康的總部設在英國和瑞典。而麻煩在於,包括制藥公司本身在內,沒有人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上周加入阿斯利康董事會的布倫南在二月召開的沃頓醫療保健大會上做出以上評論。顯然,他並不贊成對定價系統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查:這樣的舉措可能會損害制藥行業的生產力。過去三十年來,制藥行業為人類的健康長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認為,所有相關機構,包括制藥公司、保險公司 、消費者、醫護人員、醫院和各個企業,都應該採取切實的合作態度。


 


布倫南說,“我們必須心平氣和地看待這個問題。某些對制藥行業的猛烈抨擊和怨聲載道都是不對的。”


 


但他提出告誡,保持冷靜並不意味著無動於衷。醫療費用日益上漲,患者等待就醫的時間越來越長,各方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繼續以財務手段激勵創新和保持上佳的治療質量。他說,“各方必須對整個醫療系統的財政來源達成共識,爭取為最大多數的病人謀取福利。如果無法做到這點,美國醫療保健系統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將難以為繼。”


 


幾乎所有人都同意布倫南的觀點:制藥行業目前狀況不佳。默克制藥公司去年九月從市場上撤回暢銷止痛藥萬絡(Vioxx),因為有人起訴公司早已獲知此藥會導致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危險增加。結果,其他與萬絡同類型的藥物——第二型環氧化酸(Cox-2)抑制劑——譬如輝瑞制藥公司(Pfizer)生產的希樂葆(Celebrex),也面臨著聯邦法院的質詢。今年二月份,萬絡等第二型環氧化酸抑制劑獲得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諮詢專家小組的批准上市。該專家小組建議限制面對消費者的直接市場營銷活動,並提出在包裝標識上添加關於藥物伴有嚴重副作用的黑匣子警示說明。另一種暢銷藥物苯丙胺混合鹽製劑(Adderall)於二月也開始接受詳細審查,由於有報導稱該藥物——由英國塞拉制藥公司(Shire Pharmaceuticals)生產,用於治療注意力缺乏與多動症——與全球20起突發的死亡病例有關,加拿大已宣佈暫停該藥的銷售。


阿斯利康公司同樣也未能倖免於難。2004年,該公司生產的降膽固醇藥物羅蘇伐他汀(Crestor)的銷售額達到9.08億美元,但去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請求將該藥撤市,因為有報導稱該藥會產生肌肉和腎臟損害等嚴重的副作用。314日,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又撤回了該請求,聲明羅蘇伐他汀的副作用與其他同類藥物相差無幾。雖然打了勝仗,但阿斯利康仍然面臨著其他的問題:12月,因為臨床試驗結果對其抗癌藥物艾瑞莎(Iressa)的療效提出質疑,阿斯利康撤銷了其在歐洲的上市申請。10月,由於擔心新型血液稀釋劑希美加群(Exanta)的副作用,FDA保留了該藥品的上市批准。


儘管遭遇到這些挫折,阿斯利康仍然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2004年,公司銷售額為214億美元,盈利31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1.82美元,而2003年公司銷售額為188億美元,盈利23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為1.32美元。此外,公司股票的表現超過了制藥企業的平均水平。截止於222日的五年中,阿斯利康股價上漲了21%,而同期道鐘斯制藥指數下跌了15%


新的重磅產品在何處?


      


布倫南說,除最近的頭版頭條外,所有大型制藥公司都面臨著根本的挑戰:缺乏重磅炸彈式的新藥問世。考慮到藥品研發的高昂成本,這些公司要獲得盈利就必須繼續推出新藥。他指出,“2003年,美國制藥公司的藥品研發支出超過330億美元,但出產的成果卻不多。1996年的高潮時期共有53種新藥獲得批准,而近幾年來該數字已跌至20多種。”


 


獲批新藥數目降低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果曾經有過“低垂的累累碩果”,那麼制藥公司早在很久以前就攫取了這些果實。而這些公司目前面臨的科學研究問題比以往更加複雜,新藥獲得批准的成本也更加巨大。除此以外,如果某種疾病已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投資者往往不願意再投資研發新藥。綜上所述,制藥公司推出的上市新藥要獲得盈利,其銷售額就不能低於5億美元。


有分析師預測制藥行業將經歷整合,部分原因是市場上缺乏新藥。理論上講,通過並購企業可以裁掉多餘崗位,集合雙方研究實力,從而提高運營效率。有人預言:“幾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擴大公司規模可以使真正關鍵的數字——成功上市的新藥數目——有所提高。”布倫南對此卻不以為然。


 


他認為,這個數字對消費者和制藥公司同等重要。畢竟,藥物仍然是治療疾病最具成本效應的方法之一。“與其他統計數位相比,新藥上市數目更能說明過去30年來制藥行業取得的成就。2004年,癌症取代心臟病成為美國85歲以下人群的頭號殺手,他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如此嚴苛的審查下,制藥商如何能循規蹈矩地研發新藥?布倫南認為藥價是導致消費者自負醫療金飛漲的罪魁禍首。另外,藥品定價系統似乎也混亂不堪。“在美國哪些人支付的藥價最高?”他問道。“最窮的人。在藥店以現金買藥的人支付的藥價最高。”


 


布倫南對消費者的煩惱表示理解。畢竟,阿斯利康也要為其數以萬計員工的醫療費用買單。為此,公司與其他160家大公司聯合成立了飛躍集團(Leapfrog Group)。集團成員對醫療行為進行調查,向符合各種醫護標準的醫院支付獎金。“此外,我們還在內科醫師中開展了一個叫“卓越之橋”的專案。該項目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制定了標準,所有達標的內科醫師都可以獲得獎金。”


 


其他企業也採取了具有類似效果的措施,包括實施財務激勵手段,譬如提高員工自付醫療金,以促使他們在買藥時更加謹慎。


現在斷言這些激勵措施是否有效還為時過早。有早期證據顯示,這些措施產生了始料未及——也不受歡迎——的結果。布倫南說,“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當自付醫療金翻番時,糖尿病、哮喘和胃病患者處方藥的使用率下降了17%23%。而與此同時,這部分患者的急診率上升了17%,住院率也提高了10%。”


鑒於各種調查結果,<SPAN lang=EN-US style="FONT-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進步的代價:制藥公司能否使藥價更“平民化”?."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 四月, 2005]. Web. [07 May,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60/>

APA

進步的代價:制藥公司能否使藥價更“平民化”?.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5, 四月 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60/

Chicago

"進步的代價:制藥公司能否使藥價更“平民化”?"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四月 19, 2005].
Accessed [May 07,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60/]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