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当前可以利用一定的节能技术。而富有的工业化国家此前处于同样的发展阶段时,这些技术尚未问世。随着发展中国家逐渐发展,他们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最终会低于这些发达国家当初处于同样的发展阶段时的情况吗?当前的发展中国家能够以“能源跃进式发展”的方式直接进入低碳经济,无需像北美、欧洲和日本过去那样经过高能耗的模式吗?
在最近的一个研究项目中,沃顿商学院商业经济与公共政策学教授亚瑟·范·本特姆(Arthur van Benthem)对76个国家的能耗、价格和GDP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且回答了其它有关全球能源使用模式的问题。
预测面临的挑战
能源专家和政策顾问都面临一项根本性的挑战:要预计当前的发展中国家未来的能耗和碳排放模式,哪种方式最好?数十年前,目前的这些工业化国家正在努力开展工业化工作。如果我们根据它们当时所采用的方式来预测当前的发展中国家未来的能源使用,其正确程度有多高?或者说,假设当前的新兴国家将会从“能源跃进式发展”的重要模式中获益,是否更有意义?
在最近几年里,世界银行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等非政府组织一直在积极努力推动新的节能技术,将其作为“能源跃进式发展”的核心机制——进入一个更清洁的新时代,无需经历使用污染严重的技术的漫长时间段。当初这些落后技术曾经是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工业化发展的支柱力量。范·本特姆写道,能源跃进式发展背后隐含的思路是“当前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一系列高效的科技,而富裕国度过去处于类似的人均收入水平时并没有这些科技可加以使用。” 范·本特姆同时补充称,能源跃进式发展现象“意味着一跃进入新的高效技术时代,跳过国家过去发展所使用的那些会带来污染的技术。”
范·本特姆表示,之所以会这么乐观,可以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历中找到答案。相比美国20世纪初期的普通汽车而言,中印两国上路的汽车在节油性能上要高出许多。美国20世纪初期的收入水平与中国当前的水平相当。与同期的美国和欧洲居民相比,当前中国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而且众多中国人都充分利用了当今的节能灯泡和节能厨具。
但能源跃进式发展真的能在全球和各个经济领域中成为主导模式吗?或者这种现象更可能仅仅只是孤立的案例和情况?
范·本特姆指出,如果能源跃进式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普遍现象,那么人们也许会认为当前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能耗会比发达国家处于同等收入水平时的人均能耗低,或者当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工业化国家在过去发展时所消耗的能源要少。那么当前的新兴国家经济每增长1%时所需要的能源消耗量要低于发达国家在过去的情况吗?范·本特姆通过来自76个国家的数据对这些假设情况进行了测试,并且分析了测试结果对未来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预测可能存在的重大影响。“有关跃进式发展的假设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到”对未来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预测。
范·本特姆指出,其中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尽管在能源效率上有了巨大的改进,但对当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经济增长所需要消耗的庞大能源并不亚于工业化国家在过去发展时的情况。他写道:“拥有更多高效科技所带来的节能已经被其他趋势所冲抵,例如向需要消耗更多能源的消费组合”——在一定时期内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组合——“的转变和工业外包。” 范·本特姆称,当前新兴国家的增长“相比工业化国家40年前而言,在能源消耗量上肯定没有减少,”但他也补充说这个发现“似乎与能源跃进式发展存在冲突”。
这些发现对于能源预测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一些研究已经预测称,发展中国家将会一跃获得工业化国家所开发的先进的节能科技,由此大幅提高自己的能源效率。“我不是说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或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对于能源使用的预测错误,或者说太过乐观,”范·本特姆说,“但我想说,我们应该警惕”跃进式发展未来将会成为主导模式的这类假设。“我的研究并不是为了证实未来不会存在跃进式发展,而是要证明我们”在谈及跃进式发展将会成为主导因素时要“保持谨慎”。
为什么这些发现会对有关未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著名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呢?范·本特姆指出,这些预测通常都假设会存在大量的跃进式发展。国际能源署最近发表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对能源使用情况做出了最高的预测,但就连该报告都含蓄地假设相比于工业化国家在过去所经历的情况而言,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在能源消耗量上要低50%。范·本特姆表示,遗憾的是,“我的研究报告上的结果显示,在过去50年来,没有什么经验数据可以支持这个假设。”
因此,用范·本特姆的话来说,能源跃进式发展占主导地位的假设“没有什么经验数据可以支持”。鉴于此,“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耗上的增长将会”比当前的预测数字“高出大概一倍”。“这点对于能源使用预测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没有了跃进式发展,2010年到2035年期间的能源使用增长率将达到123%,而在国际能源署最为激进的假设场景中,这个数字只有72%。”
能源跃进式发展带来的的成功比较有限
范·本特姆称,乍一看,“似乎不用想就知道,所有这些能耗需求较小的科技应该就能够带来能源密集型较低的经济,但从宏观的层面来看,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不过在许多情况之下,跃进式发展在微观或有限的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他说:“这方面有各种各样具体的例子——例如印度村落里面的太阳能板。”在这些地方,能源跃进式发展对具体地点或具体经济行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范·本特姆指出,事实上,许多技术已经在节能上表现相当出色。“例如有充足的资料显示,电器、照明、客车和工业工艺的能源效率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得到大幅的改善。”据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冰箱在2008年的能耗仅仅只有其在1970年能耗的1/4,而同期冰箱价格还在下跌。据范·本特姆称,其他有充分证据来证明自身节能改进成果的还有冰柜、洗衣机、洗碗机和空调。
在汽车行业,改进速度一直比较缓慢,但也是在稳步进行。1970年到2008年期间,工业化国家汽车的平均节油性提高了22%。一份研究根据来自美国的数据估计,如果汽车保持1980年款车型的重量和马力不变,那么从1980年到2006年期间,汽车节油性能改进将可以有四倍之多。
其他研究显示,当前发展中国家重型工业工艺的节能性也超过了工业化国家在过去的情况。范·本特姆写道:“尽管在能源来源、设备效率和钢产品的生产质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一般情况下,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在生产一吨钢材时可以使用相比较少的能源。”同时与工业化国家在过去的情况相比,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使用更为节能的技术来生产汽车。
以上充分证实了具体技术带来的“能源跃进式发展”在微观层面上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面对能源跃进式发展没有在宏观经济层面带来影响的情况,我们可以如何对这些发展进行协调呢?有两大重要的趋势抵消了能源跃进式发展的影响,这两股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宏观层面不存在能源跃进式发展。
第一股趋势就是工业外包。当前,工业化国家所消耗的许多高能耗商品都由非发达国家来进行生产制造。范·本特姆说:“这是相当较新的一种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肯定是不存在的,而且一点也不存在。这是因为(在亚洲或其他地方)不存在‘更富有的’国家可以将他们的工业活动外包到欧洲、美国和日本。”
其次,还存在向需要消耗更多能源的消费组合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非工业化经济领域缺乏能源跃进式发展。”
例如,随着丰田普锐斯(Prius)等节能车变得越来越为平价,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也鼓励这些汽车的使用者开车参加更多样的活动。范·本特姆说:“你开始驾车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而在过去你无法做这些事情。因此在美国大部分地方,已经涌现了众多配合汽车这样工具的辅助经济活动。当年在美国汽车行业诞生之初,这些活动是想都想不到的——其中包括免下车快餐店、免下车银行,甚至是免下车干洗店。范·本特姆补充说,此类特定地点的次级服务遍地开花,这种现象正是为什么“你在交通运输行业没有看到太多能源跃进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尽管范·本特姆的研究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公共政策问题,但他指出,他的研究发现显示,“能源效率——从众多方面来说是件好事——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对降低碳排放产生较大影响。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还应该同时从‘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和碳排放税这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