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比特幣和加密資產是不是一回事兒? 

比特幣(Bitcoin)和區塊鏈(blockchain)這兩個詞有時候可以互換使用,但是關於這項創新其實存在一些誤解。在這篇專欄中,沃頓商學院教授凱文韋巴赫(Kevin Werbach)解釋了這項技術的三個組成部分:加密貨幣、區塊鏈和加密資產之間的區別(cryptocurrency, blockchain and cryptoassets)。

以下為專欄全文:

如今我們難免會看到一些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如何改變一切創造大量財富的言論。但也有旗鼓相當的聲音將區塊鏈貼上“驚天騙局”、“無用”和“危險”的標籤。同時還有很多人根本不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造成這一困惑的一個很大原因在於我們談論的並不是同一件事情。

這三個概念有著一套相同的基本設計原理和技術基礎,但是其中的人、目標和遠景幾乎完全不同。那些參與其中的人不停地攻擊對方,爭論到底哪個才是“正統”,這對於消解困惑並沒有什麼幫助。所以,讓我來試著澄清這些概念。

首先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它的概念是網路可以安全地轉移價值且沒有中心控制點。其次是區塊鏈(blockchain:它的概念是網路可以在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達成資訊共識。最後是加密資產(cryptoassets:它的概念是虛擬貨幣可以“金融化”成為可交易的資產。第一個的確是一個革命性的概念,但是這場革命是否最終成功尚無定論。第二個和第三個概念是第一個概念走向廣泛實施道路上的兩個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從本質上來說它們也是逐漸演變的。 

加密貨幣(信任結構最小化

加密貨幣可能是你聽到的最多的,首先從比特幣開始。要瞭解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過度糾結貨幣挖掘或數字現金的細節。相反,把注意力集中在信任分散化上(decentralization of trust),我在即將出版的書中對此做了詳細闡述。

很多活動都要求信任的參與。沒有信任,一張20美元的鈔票不過是一片綠色的紙,選舉中投下的一票不過是一種毫無意義的儀式,主動讓我搭車的陌生人有可能有著危險的企圖。傳統意義上的信任意味著依靠合作夥伴、機構或中間人。這些集中化的信任結構(trust architectures)是強大的;拋開其他不說,它為我們帶來了現代工業文明。但是信任也有不利的一面。信任暗含著脆弱性。我們所信任的人、政府和公司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值得信任。比特幣向我們展示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比如錢可以被放心交易而不用信任某人來核實交易。

雖然這種構想最後完全成熟的可能性存在很大疑問,但這種想法如果能成為現實將會改變我們的社會。我們會有真正反映利益相關者意願的透明企業,有真正反映民眾意願的政府,有真正自由的互聯網,沒有腐敗的守門人提取價值沒有假新聞,我們的日常生活將會大規模自動化,人類將會進步。或者至少我們可以獲得一些解決方案,大大提升現狀。分權化的寶貴價值可以體現在方方面面。

但代價總是存在。對比特幣來說,代價是速度極慢的網路會限制它的功能,浪費大量電力,讓一小部分礦工獲利。可能這些代價是值得的。可能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區塊鏈和區塊鏈升級的湧現,它的成本將會降低。但我們現在並不確定。

是的,當前流通的比特幣理論上價值1000億美元,但那是加密資產思維。除了變得富有,炫富和躲避監管,有沒有人用比特幣做過其他什麼事情?當我們逐個去看目前存在的近2000個加密貨幣,情況越來越糟。

比特幣也有陷阱,陷阱總是存在的。對少數人、有限應用和特殊用戶有用的東西,不一定就能攀升進入主流。即使它可以的話,通常也會變成完全不同的東西。在Facebook出現之前,我們並不知道人們能否靠社交網路賺錢,它怎麼看都是年輕人無聊的把戲。雖然Facebook後來的確出現了,但這也不能證明它是必然趨勢。

一些關於加密貨幣革命的打賭可能被證明是正確的。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賭博,可能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好處,但它仍然是一場賭博。真正的革命並不會經常發生,這是有原因的。當它們真正發生時,往往伴隨著嚴重的附帶損害。 

區塊鏈(追蹤

區塊鏈*(見文末作者注釋)現象和加密貨幣的起源是一樣的,即2008年比特幣白皮書和比特幣的前身,但區塊鏈所追求的東西是非常不同的。區塊鏈並不是要嘗試消除信任,它的前提是我們的信任是有限的。我們真正能信任的只有自己或我們的組織。但沒有人或者企業是一座孤島。即使一個島國政府也不是一座孤島,因為它要跨越水域進行貿易和交流。

這個世界充滿了流程,特別是在大型企業和政府中,每件事情都必須能從一個受信任的區域追蹤到另一個區域。全球企業每年花費十萬億美元用於“物流”,簡單來說就是把物品放在別人控制的運輸系統中。製造商、經銷商和零售商各自獨立記錄相同的物品在供應鏈中的走向。當你走進一家新的醫院或醫生的辦公室,你的醫療記錄不會跟著你一起到這家醫院。當你走出醫院的時候,你新產生的醫療記錄更不可能跟著你一起走出。所有這些資訊流的分裂會帶來龐大的交易成本。根據當今主流經濟學派的觀點,降低交易成本是經濟體系中的根本推動力

企業之間或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源于有限的信任彈性。如果交易的每一方都信任交易中包含的資訊,即使他們彼此互不信任,交易的成本也會降低,業績也會顯著提升。這就是區塊鏈的核心。

信任你自己的區塊鏈記錄跟信任其他人的區塊鏈記錄是一樣的,因為這些都是同一個記錄。重複結算、重複對賬、重複審計,審計重複監管報告都可以折合入原始交易。世界上最重要的企業都在參與各種各樣的區塊鏈試驗和聯盟,因為他們看到了這項技術的巨大潛力。分散化是幾個設計目標中的其中一個,它不像加密貨幣一樣是一個基本的要求。所以這些系統基本上都有“許可權”限制,基本功能僅限已識別身份的參與者使用。

就像加密貨幣一樣,區塊鏈的有些方面仍然具有試探性。因為區塊鏈理論並沒有假設市場或商業模式出現任何重大改變,它只是一個程度的問題。加密貨幣宣導者經常抱怨你並不需要一個區塊鏈來完成任何這些活動。當然你要創造數位貨幣也不需要區塊鏈。只是你希望增加這些條件,銀行不能做仲介,政府不能阻礙交易,沒有人可以影響比特幣有用的貨幣供應。同樣的,區塊鏈理論針對的是一類特定的情境。傳統資料庫方案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參與其中的人和企業在實踐上無法達成一致,而不是因為理論瑕疵。 

加密資產(交易

加密資產就是把加密貨幣代幣變成交易工具,從它們產生的線索中抽離出更加複雜的金融工具。它的潛在規模是無窮的,在現代金融中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也不罕見。加密資產與加密貨幣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沒有把加密貨幣看成加快分散化信任活動的一種方式,而是一種新型投資資產類別。

因為加密資產本來就是數字資產,所以理論上它們比現有工具的交易效率更高。它們從本質上來說是靈活的,全球性的。幾乎所有的華爾街主要參與者都非常希望參與其中,為他們提供資本的機構投資者也是如此。導致他們無法參與的一些監管擔憂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如果一個運用去中心化網路運作的數位代幣的基本價值已經確定了,為什麼不用它來賺錢呢?(呃,用它來“進行社會最優資本籌集”( engage in socially optimal capital formation))加密資產依賴於加密貨幣的存在,因為必須得有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易。有價證券必須是安全的。但是加密資產忽視或排斥加密貨幣的關於信任分權化的理念,他們認為信任“幾乎是一種無恥之言”(引用對比特幣進行最初安全性審計的人所說的話)。對於加密資產交易者來說,有沒有信任無關緊要,他們認為信任只是實現目標——即資產流動性(liquidity)的手段。

帶有許可權的區塊鏈以後也會支援符號化資產,最終也會包括主權貨幣。區別在於它的目標是有效追蹤,而非營利交易。

換一種方式來思考,加密資產把加密貨幣的交換功能和它的實用功能分開了。如果你想用比特幣向商戶付款,用乙太坊的乙太幣購買分散式應用程式計算週期,用Filecoin購買雲檔存儲,或者用Augur Rep應用幣驗證預測市場結果,你根據你從應用中得到的價值給這些代幣設定一個價值。理論上來說,這些應用的代幣使用需求越高,可用的貨幣供應就越少,相應得推高貨幣的價格。但實際而言,這些應用沒有一個成大氣候,所以代幣的價值仍然具有高度的投機性。投機並不一定是壞事,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的正是冒險的欲望。但有時候投機也會把市場推下懸崖。加密資產的關鍵問題在於投機的本性能否被控制,如何控制。

如果加密資產市場繼續發展的話,使用華爾街多年來開發的金融工程和分析工具,各種各樣的實物或數字物品都有可能被“符號化”,比如商品、房地產、知識產品、其他權益。必要的基礎早已經建立起來了。 

不要交叉概念

從本質上來說,這三個概念並不是相互排斥的。任何一種概念的成功或失敗並不能預示其他概念的命運。加密貨幣的顛覆潛力最大,因為它承諾將權力分散化。但這也為成功創造了最大的阻礙。區塊鏈系統和加密資產減少了分散化,但卻帶來了其他好處。它們的區別在於它們的目標用途,所以它們之間不存在通過競爭來確定誰才是主導。三個概念的交叉可以產生非常重要的機遇,但需要把它們放在各自的軌道上進行評估。比如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s, ICOs)就是加密貨幣和密資產的融合。應該把它們看成一種新型眾籌,還是啟動分散化經濟體的一種方式?這一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怎樣算成功,怎樣算失敗。

決定這三種概念哪種才能成為“真正”成氣候就像一場有趣的猜謎遊戲,但最終並沒有什麼啟示意義。任何關於區塊鏈相關技術成功或失敗的判斷都需要考慮相關的子分類。當評論者把企業應用和加密資產交易的高價格作為加密貨幣可行性的依據時,他們把概念交叉了。首次代幣發行領域的大範圍欺詐和盜竊現象並不能告訴你政府會圍繞分散式帳本採取什麼行動為區塊鏈下注不管是不是一筆好生意都不能預示分散式自動化組織(decentralized automated organizations)的未來。

我們越早停止把這看作一種整體現象,就越能準確地評估它的發展。

*我在這裡使用區塊鏈這一術語是因為它強調帳本的價值,而非貨幣或去中心化。但準確來說,大多數加密貨幣和加密資產都使用區塊鏈。同時,並不是每個區塊鏈系統都使用#號連接的區塊鏈資料結構。 

本文首發於Medium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區塊鏈、比特幣和加密資產是不是一回事兒? ."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6 七月, 2018]. Web. [24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486/>

APA

區塊鏈、比特幣和加密資產是不是一回事兒? .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8, 七月 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486/

Chicago

"區塊鏈、比特幣和加密資產是不是一回事兒? "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七月 06, 2018].
Accessed [April 24,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486/]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