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顛覆者:創業加速器在壓力下變革

十年前,商業敏銳度不夠高、又急需資金支持的創業者往往會向初創企業加速器尋求幫助。從外部來看,這些加速器項目的排他性氛圍十分濃厚,掌握著孕育成功企業的原始程式碼。

然而現在,這種形象似乎已經成為過去時。

“創建企業並實現其規模化的新的模式已經出現。”沃頓商學院創業問題兼職副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研究生院實踐教授馬丁·伊裡格(Martin Ihrig) 這樣說道。

全球範圍內創業熱情異常高漲,催生了很多定制化的加速器項目,不再滿足緊緊依附于矽谷的創業文化。加速器的升級版是商業浸入式訓練營,在取得該企業一定比例股權的前提下幫助企業啟動。這種模式存在於很多新專案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激勵手段吸引新生代創業者的加入。

根據裡奇蒙大學商業學教授科恩(Susan Cohen)、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霍赫貝格(Yael Hochberg)的介紹,最老資格的創業加速器,包括Y Combinator和Techstars在全球範圍內協助培育的家庭手工業企業已經多達300到2,000家以上。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伊森·莫里克(Ethan Mollick)說,入門成本的降低對初創企業生態系統的愈發壯大具有最首要的影響。他還說,一些人估計網路初創企業的啟動成本從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已經連降3級:“曾經要花300萬美元的事情現在只要300美元就能做了。”

門檻降低一方面讓更多人願意成立企業,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對創業者的出資方式,同時令人質疑早期種子基金專案的價值。

“曾經,風險投資人的地位十分重要。”莫里克說。他的研究物件包括初期創業和眾籌。“當你需要200萬創辦一個網站的時候,不會有很多人願意給你200萬。你不得不去找風險投資者。”

莫里克說,新的遊戲法則導致風險投資者之間產生了競爭。這種情況出現於2005年前後,伴隨著超級天使投資人的出現而產生。這類人在風險投資者介入之前為矽谷的種子項目投入了10萬到20萬。“他們從初創企業那裡獲得了更多回報,因為他們很早就從中分得了一大杯羹。”

然後在2005年,情況又發生了變化。電腦科學家、作家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與人共同出資建立Y Combinator。從那時起,他們孵化了包括Dropbox、Airbnb以及Disqus在內的多家公司。投資者意識到加速器項目可以讓他們儘早介入那些前景良好的企業,取得優勢地位,搶得先機。 

孵化器發展壯大

加速器(Accelerators)脫胎於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的孵化器(Incubator)概念。雖然很多創業者會同時使用這兩個詞,但孵化器具有集體性。萌芽企業分享辦公空間和辦公資源,偶爾會有前輩指導一二。而加速器則是具有固定期限的專案,目標專案嶄露前景的時間跨度從3個月到6個月不等。

加速器通過為創業者提供顧問和導師的指導來協助其開發業務、制定戰略,同時提供免租金辦公場所和其它基建福利。這類項目通常會聚集一批希望用好點子吸引潛在投資者的畢業生。根據戴博(George Deeb)的說法,這些人中約一半的人能獲得資本。這已經很不錯了,因為一般來說每100家初創公司中只有一家能獲得資金。戴博是芝加哥紅石(Red Rocket of Chicago)公司的管理合夥人,並創作出版了《101堂創業課——一本創業者手冊》(101 Startup Lessons — An Entrepreneur’s Handbook一書。

然而,加入加速器可能意味著一家初創公司要拿出2%到10%的股權。矽谷加速器500 Startups創始人麥克盧爾(Dave McClure)警告創業者,應該明智地選擇項目。“最佳項目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他說,“最糟糕的項目則可能造成損失。”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Techstars公司在2007年成立,緊跟YCombinator的步伐。9年中,Techstars成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加速器之一,項目遍及柏林、倫敦、紐約、南非開普敦、特拉維夫等多地。“十年前,想要客戶付錢你就不得不搬到矽谷去。”

Techstars介紹說,所有初創公司一旦被他們加速器接納,就會自動獲得一張價值10萬美元的兌換券。此券可按照300萬到500萬的交易前估值(外部資金進入之前估值或最近一輪融資估值)進行兌換。

加入項目的人則放棄6%的普通股以換取貸款,同時終身享用Techstars的資源、3個月的手把手指導和辦公室使用權、2萬生活費,以及超過5,000名專家的幫助。

Techstars創辦之初的導師之一戴博是這一模式的堅定支持者,即在很早期就主動網羅初創企業。Techstars芝加哥分部從1000個申請者中選擇了10家公司。通過這種方式,確保投資者聽到的聲音來自最具潛力的初創公司。

當然,知名加速器項目並不是獲得資金和支持的唯一途徑。Techstars和一些大公司的合作透露出這一生態系統中的另一種模式。2015年起,Techstars和巴克萊、迪士尼、Sprint等重量級企業合作,為每個公司打造加速器項目。

2016年年初,迪士尼雖然沒有同Techstars續約,但仍然保留下了初創加速器項目。迪士尼負責企業發展的執行副總裁梅耶爾(Kevin Mayer)曾說,公司並不像那些典型的風投者,投資初創事業並非為了快速盈利。這家娛樂公司更感興趣的是創造可以應用的前沿產品,同時通過繼續走在創新前沿來重塑領導力。

公司領導層認為,完全可以通過培訓並支持那些有抱負的創業者,使之成長為參與公司內部創新項目的一份子,而不是等到事後才花費數百萬購買創新。“加速器的運營是一項戰略決策,可以讓大公司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下保持與時俱進和競爭力。”微軟加速器項目總經理維斯菲爾德(Zack Weisfeld)在今年為《福布斯》雜誌撰寫的評論文章中這樣寫道。 

大企業背書

博納羅(Charles Bonello)是一位在紐約的創業者、投資人和初創企業問題專家。作為Grand Central Tech公司的合夥創建人和總經理,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比較典型的顛覆者。

他在紐約市成立的初創中心為公司提供為期一年的項目,不收取任何租金也不需要獲得股權。他們的獨到之處是完成專案的公司需要在這個加速器租賃四年的辦公場所。他們能夠提供11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場地,大樓俯瞰中央火車站。這棟辦公樓的所有者也是加速器專案背後的金主——資產過億的紐約地產巨頭Milstein Properties。

博納羅通過與公司、創業者的不斷合作打拼出了一番事業。在Grand Central Tech公司,他和他的團隊希望在共用式環境下打造豐富類型的初創企業。“我們的目標是讓紐約最優秀的科技企業成為命運的共同體。”

很多加入Grand Central Tech的初創企業並非是為種子基金而來。吸引他們的是這個項目有很多鼎鼎大名的企業合作夥伴,包括谷歌、IBM、美國歐萊雅、微軟、百事北美公司以及摩根大通。

博納羅與合作夥伴哈雷根(Matt Harrigan)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有潛力的公司解決具體問題。他們最開始創辦的一家初創企業名叫Nagare Membranes,從事水過濾技術的開發。通過將有類似想法的創業者彙聚到同一間辦公室,兩人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也有研究者警告稱,盲目接納民間創業領袖的熱情,在本地發展創業集群,可能會改變經濟面貌。

“看看新興市場,很多人將創業視為解決失業問題的手段。”沃頓商學院的伊裡格教授說道。“但問題是從統計資料來看,初創企業和孵化器真地能夠創造工作崗位嗎?有相當多做不到。還有很多崗位被外包到別的國家,比如印度的IT業。”沃頓商學院的莫里克教授也說,雖然社會和政界領袖出於多種動機渴望加速本地區的商業發展,“但是否奏效還不可知。”

儘管如此,對創業價值存疑並未澆滅各方的熱情。就連奧巴馬政府的“Startup America Initiative”專案都大量借鑒加速器的基本理念來推動全國小型商業的發展。 

加速器的創新

來自英格蘭的加速器Entrepreneur First對於新模式的加速器也抱有同樣的想法。他們並沒有尋找合適的公司,而是招聘人才,所謂的歐洲頂級技術人才。然後,Entrepreneur First再同這些人才合作,從無到有創辦公司。這種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專家從事具體問題的研究。

最初的一批加速器會招聘各種類型的公司,而不會專注於某幾類行業。但隨著專案的增多,他們在選擇加速目標企業時會更謹慎。

洛特萊特(Benjamin Böhle-Roitelet)發現,法國西南部有一個地方恰好適合自己的加速器Blue Builder發展。這個加速器專業從事海洋及其他戶外運動的開發。公司設在聖讓-德呂茲一個風景如畫的漁村,地處巴斯克自治區衝浪聖地的核心區。這裡依傍在比利牛斯山脈的腳下,最適合測試各種類型的戶外極限運動產品。

這個來自法國的加速器為很多原型工作室、作坊提供場地,是測試新式材料的安全場所。例如一些用於製作衝浪板和滑雪板的聚合物與合成樹脂。

“有的地方適合創辦公司,有的地方適合提供資金,有的地方則適合幫助初創企業實現業務發展,”洛特萊特說道。“像聖讓-德呂茲這樣的地方特別棒,因為這裡靠近市場和受眾,不像矽谷等大型創業生態系統那裡充滿誘惑和雜音。”

對於極限運動等類似產業來說,貼近核心受眾比找到靠譜的資助人更為重要。洛特萊特還認為,這類創業者非常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所致力於完善的產品也是自己所使用的。

Blue Builder並沒有長期項目,它不像其他很多加速器那樣設定“路演期”。他們會同創業者就具體的專案開展合作,直到產品能夠真正擺在投資者面前。加速器為這些創意十足的先行者提供品牌設計師、用戶經驗規劃師、商業開發師以及金融和法律專家。用一整年的時間開發一款產品,增加產品成功幾率。比如,一種可以即時測量衝浪板運動資料的感測器。

洛特萊特的團隊會根據對各家公司的估值來確定應該佔有多少股權,而不是在一開始設置統一的入門比例。 

政府的作用

麥基(Muhammed Mekki)是AstroLabs公司的合夥創建人之一。他跨越了大半個地球,把公司業務從美國帶到了阿聯酋迪拜。

對於這位伊拉克裔美國人來說,創辦這家公司意義重大,讓他在合夥建立矽谷技術型初創企業的同時能夠繼續攻讀MBA學位。AstroLabs和谷歌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個初創中心,培訓在校生,致力於將線上和移動業務推廣到阿拉伯世界。雙方的合作並不令人驚訝。因為穀歌的“Google for Entrepreneurs計畫”就是為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初創企業而設。AstroLabs同樣擁有強大的政府支持。為了創造屬於21世紀的工作崗位,當地和地區政府都對此類專案的成功出力不少。

“這成為了文化的一部分。而一旦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就會成為‘政府的’一部分,共同推進初創思維這一理念。”法蘭西斯科(Bambi Francisco)如是說。他的公司Vator是專為創業者服務的主要社交網路平臺之一。

2011年,智利政府決定,推廣本土創業事業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加速器。該國經濟發展部門與斯坦福大學的專家共同研究創建了智利創業項目(Start-Up Chile)。政府官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提供4萬美元的無股權資本、基建設施和一年期工作簽證,給他們6個月的時間成立公司。該項目還會向一部分初創企業開放智利融資網路。

政府希望慕名而來的創業者可以成為榜樣,形成智利的初創文化。“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參加了智利創業項目,但據我所知沒有人留下來。”莫里克說道。

來自阿根廷的吉爾(Diego Saez Gil)是第一批加入智利創業項目的創業者。他為自己的上一家公司WeHostels爭取到了種子基金。這家基於移動平臺的酒店預訂社交應用在推出後不久就賣掉了。吉爾之所以被智利的這個項目所吸引,是因為他希望自己能夠為拉丁美洲的創業生態系統盡一份力。

但是他最新創辦的公司則位於矽谷,這也驗證了沃頓的莫里克教授的觀點。不過,莫里克認為從世界範圍內來講,本土培養的加速器可以提供一種寶貴的金融服務,因為矽谷是缺乏多樣性的。“傳統融資來源存在問題,坦率來講Y Combinator和Techstars並沒有區別,他們絕大部分只資助男性、白人男性、來自著名院校的白人男性。”莫里克說:“要麼就是只有這些人才對創辦初創公司感興趣,要麼就是這個系統本身存在偏見。”

他又補充說,風投家和他們所投資的物件之間的平均距離其實只有80英里。“所以,如果你不在三藩市、紐約或者其他幾個地方,你就很難獲得融資。”他對一些加速器宣傳的更多融資途徑也表示懷疑。他們的行銷角度可能很通達,但目標仍然是“完全一樣的,幾乎都是白人、幾乎都是男性、幾乎都是在沿海城市、幾乎都是已經手握資源的人。他們是Y Combinator和其他項目中占絕大多數的幾類人。”莫里克說:“在歐洲城市普遍發展加速器有一定道理,因為很多人被擋在融資管道和支援體系之外,這些系統僅為身在美國的少數幸運兒服務。但你不能僅僅複製Y Combinator並期望它有效。” 

綜合創業手段

賓夕法尼亞大學正率先試點一種新的創業手段:將學術應用和實踐經驗相結合。沃頓商學院負責創業與創新領域的副院長卡爾·烏爾裡希(Karl Ulrich)曾表示:大學如今正值發展創業的最佳時期,因為大學貼近人才,便於測試產品和收集回饋。

“我們鼓勵學生在校期間開發自己的專案。”烏爾裡希說道。目前他正負責指導沃頓商學院施耐德創業研究中心(Snider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 Center)的“知識的戰略與創業管理研究行動”(SEM-K)。“他們可以嘗試各種新鮮點子,有問題時可以諮詢教授。”

賓大的教育研究生院推出了美國首個教育創業方向的管理碩士學位。學校還協助創辦了一家集孵化器和種子基金為一體、服務於教育初創企業的教育規劃工作室。選擇這家孵化器的創業者可以接受賓大教育研究生院教授的指導,瞭解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不過這個孵化器不能取得學位。

雙管齊下的創業模式有了學術支援,在校期間走讀完成碩士學位的學習或者加入孵化器項目,而這並不僅限於教育初創企業。“我們還可以將大學納入創業生態系統,從而將研究成果運用於實踐。”伊裡格說道。他也是負責創建教育研究生院該碩士專案的學術主任之一。

不過吉爾並不認為對渴望經商的學生來說一個學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也許如果你認為自己想要創業,你就應該去做。”吉爾是Bluesmart的合夥創辦人兼主管。該專案也是Y Combinator旗下的一個旅行產品初創企業。

法蘭西斯科認為,現在創辦初創企業比任何時候都容易。她的公司Vator(innovator的縮寫)——一個為創業公司提供服務的社交網路平臺——就是一個例子,體現出種子基金的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

2007年成立的Vator在洛杉磯、倫敦、以及加利福尼亞的奧克蘭都開過創業者大會,最後都達成了投資合作單。Vator的資助者之一是矽谷紅人皮特·泰爾(Peter Thiel)。他最著名的投資是在1998年與人投資了PayPal,成為Facebook的第一位外部投資人,以及共同投資了資料分析巨頭Palantir Technologies。弗朗斯西科說,十年以前加速器所提供的正是這個方興未艾的生態系統所需要的。“曾幾何時,他們的價值主張特別準確。”她說。“他們可以把你介紹給那麼多的投資者。不過現在遭遇的阻力有很多。”

2015年,Techstars推出了一種股權回收保證計畫,以解決人們對加速器專案的猶豫。由於相互競爭的加速器數量眾多,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其它獲得投資者青睞的途徑,Techstars目前會為初創企業提供一個機會,減少需要初創企業放棄的股權份額甚至完全不需要放棄。如果對Techstars提出的條件不滿意,初創企業可以在計畫終止後的三個工作日內拒絕樣式合同計畫書。 

不斷進化

不過,法蘭西斯科也看到了新生企業身上存在的一個更加基本的問題。“加速器的價值主張已經降低,”她說。“除此之外還有大量資訊和大量投資者。如今再也不用為了獲得少量投資者的青睞而擠破腦袋,因為資本相當充裕。”

比如,Vator在過去五年以來通過舉辦創業大賽,推出了約175家新公司。大賽優勝者在最後階段競相爭取投資者,就像加速器的“路演日”所做的那樣。法蘭西斯科說,Vator的初創企業已獲得7億美元的投資,且並沒有向資助者出讓任何股權。

加速器的供過於求還可能拉低其整體價值。但這其中並不包括最大的加速器以及滿足專業市場的加速器,比如法國的Blue Builder。這一趨勢的例子之一就是2015年6月Techstars收購另一家加速器UP Global。

“孵化器和加速器就是太多了,其中部分必然會被兼併或消失。”伊裡格說道:“只有最優秀的會生存下來。”

創業老兵並不是唯一對舊模式產生疑問的人。創業界新兵、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的麥克萊恩(Erica McLain)就質疑浸入式創業專案是否有價值。

“加速器這種獲取資本的途徑極為昂貴。”她說:“如果你此前從未創辦過自己的公司,這不失為一種好的加持。或許你需要它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需要的是更強大的網路並且想要諮詢,那麼這就是加速器所能提供給你的關鍵,是值得你出讓7%的。”

麥克萊恩創辦的公司叫PATHworks。她說,加入加速器專案意味著你的公司還不成熟。“如果你是久經考驗的創業者,又或者你曾在穀歌當過工程師而且你的公司發展飛快,那麼當你站在風投家面前時加速器甚至可能會成為一個負面信號,讓人家知道你已經讓出了7%。”

不過,這位2008年奧運會三級跳選手還是認為,經歷過整個申請過程對任何人來說都會有極大收穫。麥克萊恩曾申請過一個名叫Imagine K12的教育技術加速器,並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她進入了這家矽谷加速器的面試階段,但最終未能中選。“無論如何,他們問你的問題是每個創業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麥克萊恩回答Imagine K12提出的申請問題時,她已經花了10個月的時間經營自己的夏季課後教育盈利項目。該專案通過組織體育活動來推廣STEM和語言文學教育。

“不過我並沒有按照他們提問的方式回答問題。”這位Facebook運營經理說:“花6個小時真是一個很耗費精力的事情。如果你走進天使投資人的辦公室,你也會被問到同樣的問題。如果你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那麼尋找風投或許不是你的最佳途徑。”

沃頓商學院的莫里克同樣認為,加速器需要進一步自我審視。他說,他們沒有真正花時間分析自身價值以及對推動企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最大的收穫就是被加速器選中這件事本身嗎?”他問到。“是從中獲得的指導?是拿到的投資?是路演日?我不認為加速器是在盡其所能地瞭解更多。他們有他們的理念,但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收集資料看看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行的。” 

矽谷的未來

展望未來,隨著世界各地的技術港紛紛嶄露頭角,矽谷作為創新中心的不二地位是否顯露出被瓜分的跡象?一些行業專家就是這樣認為的。今天,班加羅爾、北京、倫敦和洛杉磯都可以見到蓬勃發展的初創社區。所有這些地方都洋溢著與矽谷並無二致的創業精神。

“有人說,矽谷是無可複製的,是不可打敗的。”麥克盧爾說。“這兩個說法都是錯誤的。不出10年,如果北京比矽谷更加活躍,我不會感到驚訝。”

一個以通過創新“顛覆”行業為傲的領域若同樣經歷被顛覆的命運,應當不會有什麼奇怪。從很多方面講,這是自然演變的一部分。正是這種演變令三藩市灣區成為了擁有蘋果、臉書、穀歌和Twitter等眾多明星的全球經濟發動機。

不過,莫里克反對武斷地輕視矽谷的影響力。“在其他地方創業正變得越來越容易。但無疑矽谷在任何階段都是創業活動的中心,特別是對網路軟體服務行業來說。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創業。但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創業和矽谷不再重要是兩回事。”

因為有了那些大品牌,灣區仍然是美國創新活動的中心。但是創業環境確實已經變了,著有《101堂創業課—創業者手冊》一書的作者戴博表示,“矽谷仍然是中心,但正在逐漸地失去市場份額。”

隨著投資者愈發分散,創業者可以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創辦企業。而這可能催生一批包含加速器項目的本土創業圈,並實現融資本土化。麥克盧爾說,一個活躍的創業中心需要初創企業的數量達到“最低關鍵值”,並投資創業者。全球至少有100個大都市區有潛力達到這一門檻。

Vator的法蘭西斯科認為,行業類型對創業圈可能會在哪裡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她補充說,矽谷短時間內不會失去地位,因為創業者仍然希望吸引重量級的風頭公司,例如Sequoia Capital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

根據矽谷和三藩市地區的就業增長狀況和房地產熱潮來判斷,加州北部的高科技走廊仍處在興盛期。但並不是所有初創企業都應該到那裡尋求成功。

莫里克說:“我並不認為加州的優勢已不復存在,我只是覺得在其他地方也大有成功的可能。”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顛覆顛覆者:創業加速器在壓力下變革."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5 八月, 2016]. Web. [27 April,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8881/>

APA

顛覆顛覆者:創業加速器在壓力下變革.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6, 八月 2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8881/

Chicago

"顛覆顛覆者:創業加速器在壓力下變革"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八月 25, 2016].
Accessed [April 27,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8881/]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