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預報業務:收入增加,創新不斷

所有人都在談論天氣。但近年來,很多人還從中發現了賺錢之道。在手機上、在網站登陸頁面、在B2B管道或者當作一種對沖工具,天氣資訊成了商業領域中頗具創新性的一個熱點。

舉例來說,意識到公眾對天氣資訊的興趣,臉譜(Facebook)將天氣預報放到了活動和其他主要頁面。最近,穀歌(Google)也實施了一項通過其新廣告機制利用天氣賺錢的計畫,該計畫能根據使用者的全球定位發佈廣告和相應的天氣情況。

位於美國亞特蘭大的天氣媒體機構“天氣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充分利用其忠實粉絲和科技手段推出了各種天氣產品和服務,包括原文廣播(original broadcast)、網頁應用,並與推特(Twitter)達成了一項內容合作,同時還開發出向外國政府提供天氣資料的業務。

天氣資料一度主要由政府的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掌控。但是,商務天氣領域已經成長為一個擁有350家公司的行業。在最近兩年中,這些公司的年收入總和增長了50%,每年的收入估計可達30億美元。

天氣業務的發展有其現實原因,其中包括:越來越多的航空乘客和外出度週末的人在出發前要瞭解天氣預報。此外,企業對天氣狀況也非常關注。一項研究發現,美國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會受到氣候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私營天氣服務的發展正在受到兩股力量的推動,一是,更準確的天氣預報有其經濟上的必要性,此外,這項服務也有一種自我強化的功能。”沃頓商學院市場行銷學教授、沃頓商學院風險管理與決策程式研究中心(Risk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Processes Center)聯席主任羅伯特·梅耶爾(Robert Meyer)談到,“人們對天氣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天氣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而言,非常糟糕的重大氣候事件,比如,一場嚴重的暴風雪或者颶風,是巨大的廣告載體。而同時,人們一旦習慣於觀看天氣節目,開始下載天氣應用,就會有更多的服務接踵而至。”

人們對天氣不斷增強的興趣,也來自這樣一個事實:近年來,天氣被以極為誘人的戲劇性敘事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沃頓商學院市場行銷學教授、《傳播:流行何以產生》(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一書的作者約拿·柏格(Jonah Berger)談到,“天氣預報簡直就像個令人激動的體育賽季,像最後一分鐘定勝負的巔峰對決。另外,過去也沒有最近幾年這麼頻繁出現的重大天氣事件和異常天氣狀況。”

針對氣候變化的爭論不斷升溫,天氣“比以前還有了更多的政治地位。”柏格補充道,“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人們更多談論天氣的原因。我覺得原因是人們總想看到令人驚奇的新東西。而近年來,天氣狀況確實越來越讓人驚奇了。一場暴雪過後,會讓之後的每場雪都引起更多關注。人們想知道:‘它會比我們預想的更大嗎?’”

天氣有限公司

因為很多公司都是私人公司,所以很難計算整個氣候行業的規模。不過大氣研究大學聯盟(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簡稱UCAR)業務氣象、教育和培訓合作計畫(COMET)的主任裡奇·傑佛瑞斯(Rich Jeffries)估計,整個行業的總銷售額為30億美元,整個行業價值為60億美元。該行業實體從小規模的諮詢公司到規模龐大的天氣預報集團不一而足,其中也包括天氣公司這樣的媒體機構。這些機構可為能源、農業、建築、保險等行業提供服務。

大氣研究大學聯盟的經濟學家傑佛瑞·拉佐(Jeffrey Lazo)是2009年一篇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那項研究顯示,美國每年有3,000億人次在獲取天氣資訊。為什麼企業不去尋找將這種興趣轉變成金錢的途徑呢?“作為一位經濟學家,我認為,就像任何行業一樣,企業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其中,因為那裡有更多的賺錢機會,”拉佐談到。“考慮到氣象學、建模及計算領域取得的進步,私營公司可以為那些國家氣象局無法——也不應該——提供服務的特定客戶提供很多增值服務。”

談到穀歌最近的計畫,沃頓商學院市場行銷學教授皮納·伊爾迪裡姆(Pinar Yildirim)表示,“消費者會根據天氣狀況參與不同的活動、採用不同的消費形式。同樣,出乎預料的天氣狀況還能在短時間內促進某些產品的銷售。這種技術有助於精確探知消費者的季節性需求,比如,人們在一年的第一場雪、第一個出遊的好天氣、第一個酷暑天等天氣狀況下的需求。當‘天氣狀況合適’時,提醒消費者準備泳衣、新滑雪板或者雪鞋確實是個好主意。”

她還補充道,同樣地,“在不同的天氣下,參與室外和室內活動對人們也有不同的吸引力。一個陰冷的雨天可能很適合看電影,但75華氏度(約合24攝氏度)的天氣就非常適合外出就餐。根據地方天氣,穀歌可以提供更多‘精准天氣’的廣告,從而提高廣告的效果。”

有線電視天氣頻道是另一個積極地將人們對天氣狀況的濃厚興趣轉變成金錢的企業實體。公司在去年10月份將集團更名為天氣公司,此舉反映了公司業務已擴展到傳統有線電視頻道以外的領域。(該公司的電視業務依然被稱為天氣頻道。)公司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大衛·肯尼(David Kenny)談到,天氣預報精准度的提高,以及針對具體地理位置提供天氣預報能力的增強,為公司開闢了應用天氣預報的不同途徑,以及擁有收集和應用更多資料的能力,“讓投資更有價值了。我們能提供更好更精准的預報,能提供一定時間內的天氣預報和解決方案,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在地區預報上做得很精確。因此,我們可以以很多不同的途徑使用這些預報。”

人們也可以在WeatherBug這類網站上找到類似的超當地語系化天氣預報,該網站能提供相距兩英里之內的幾個氣象站收集的資訊。Accuweather.com則可以讓使用者根據業餘愛好、過敏反應等特定興趣過濾資訊。舉例來說,克裡夫蘭4月8日發佈的一則天氣預報就搭載了一條“防止頭髮靜電的建議”。

知道誰在看、在哪兒看以及在什麼天氣下看天氣預報,意味著企業可以更聰明地瞭解客戶需求。肯尼談到,“為了弄清地區天氣預報如何促進銷售,我們的最佳廣告客戶已經開始構建模型。”舉例來說,上周,在天氣頻道網站上,如果你點擊一個“可能爆發颶風”的警示,就會開始播放一個有當地內容的視頻——那是一則柔和春色的塗料廣告,觀眾可以在當地的勞氏公司(Lowe's)商店買到,地圖上顯示,商店在觀眾的步行距離之內。但接下來播放的內容則是數百英里之外的天氣預報。

弄清誰在看以及為什麼要看,是天氣頻道最近進行的一個試驗——也是對某些觀眾耐心的測試。美國1億個家庭均可收看天氣頻道,該頻道的前任首席執行官開始推出與天氣的關係不那麼緊密的節目——比如說,救生員的真人秀。其中的有些節目會保留下來,其中還會加入其它的較長紀錄片。2013-2014播出季播放的節目將從8個劇集增加到20個(其中也包括《救生員》(Lifeguard!))。

“我想說的是,最近幾年來,我們一直在試圖找到邊界何在,一直在試圖弄清我們與核心觀眾的默契程度。”肯尼談到,“我們的節目必須是與天氣、自然和科學有關的,要有非常有趣的角色。我們一定要弄清如何安排這個業務中的娛樂部分。”線上天氣視頻都很短——都在3到5分鐘之間,這符合本行業對注意力持續時間的認識。“我們已看到,視頻收視率在大幅增長。節目只推出了幾個月,我們現在就成了視頻收視率最高的15個網站之一。”

在整個行業果斷挺進移動平臺的時候,天氣公司也沒有被甩在後面。肯尼談到,公司的應用下載量已達1.06億次。這些應用的廣告宣傳用語是:“預報下午3:15降雨——你再也不用猜測了!如果你所在地區的天氣狀況(下雪或降雨)在6個小時內會發生變化,我們不但會讓你知道降水的可能性,而且還會告訴你降水的確切時間。”我們將其稱之為“關係預報”。

另一個已經具備良好增長條件的領域是國際市場。肯尼談到,天氣公司現在為南非和中國的政府機構提供資訊,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也正在洽商中。7月,該公司收購了一個主要的競爭對手網站“地下氣象員”(Weather Underground),某些粉絲將此舉描述為一場文化叛變——從資料驅動型向娛樂化的網站文化叛變。

這些策略有回報嗎?由康卡斯特(Comcast)、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和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投資的天氣公司沒有披露財務資料。肯尼說:“我們的數位平臺廣告市場比電視廣告市場更大。電視業務在不斷增長,但數字業務增長得更快。我能說的是,我們的收入狀況很好,全公司在以兩位數強勁增長。”

管理天氣風險

如果說公眾對天氣資訊的興趣增加了天氣公司的財富,那麼,天氣狀況本身的波動則提振了金融市場的一個部門:天氣衍生品(weather derivatives)。自1997年首次場外交易之後,天氣衍生品已經被當作管理風險的手段推銷給了公共事業機構、保險公司、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

2000年,沃頓金融機構研究中心(Whart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聯席主任弗蘭西斯·X.戴伯德(Francis X. Diebold)參與寫作的一篇提交給該中心的論文顯示,1998年,天氣衍生品市場的全部交易額估計為5億美元。商業諮詢機構普華永道(PwC)估計,2011年,這個市場的交易額已經增長到了120億美元。

“這項業務增長的驅動力在於,人們很清楚,雖然你無法控制天氣,但你可以管理天氣涉及到的財務問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農產品和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總經理蒂姆·安崔生(Tim Andriesen)談到。面對降雨的賽事承辦人、應對溫度波動的公共事業公司、只能在酷暑天氣銷售的零售商,都可以利用天氣衍生品降低風險。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的天氣衍生品包括:降雪量期貨(snowfall futures)、颶風期貨(snowfall futures)和期權。大部分買家都是機構,但也有少數個人,安崔生談到。“從我們看到的情況來看,交易根據天氣事件發生的頻度迴圈波動。當天氣狀況的波動劇烈時,我們的交易量就會提高,而當天氣不怎麼波動時,交易量就會減少。”

天氣狀況的不確定性對天氣衍生品來說可能是個好兆頭。但很多觀察人士、貿易集團和機構認為,作為氣象學傳統領導者的美國,在天氣預報方面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最近15年裡,我們看到了人類在觀察、認識和預測天氣狀況方面的顯著進步。可在此期間,美國卻沒有趕上或者超越其他國家取得的進步,沒有發揮出自己的預報潛能。”天氣聯盟(Weather Coalition)擬寫的一個白皮書談到,天氣聯盟是由貿易集團、私營天氣公司和大學組建的一個聯盟。“其結果是,這個國家並沒有將天氣影響的程度減少到可能的水準。”歐洲的天氣預報體系則一貫優於美國同行,”天氣聯盟的聯席主席雷蒙德·J. 班(Raymond J. Ban)認為。

舉例來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簡稱ECMWF)曾在美國得到同樣結論之前3天預測到颶風“桑迪”(Hurricane Sandy)的登陸。

科技博客網站Ars Technica上一篇文章指出:“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採用的是一套具有600多萬億次運算能力的IBM系統,這也是全世界最強大的系統之一,而且這套系統只用於中期天氣預報模型。”這篇文章還認為,從根本上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模型的表現頻頻超越美國模型的原因。美國國家氣象局模型中心則在一個小得多的超級電腦上同時運行短期、中期和長期模型。國家氣象局必須花小錢辦大事。”

班表示,因為有幾個聯邦機構在從事天氣工作,而私營部門天氣公司的規模和服務經驗也在日趨增長,所以,現在到了“後退一步,好好看看該機構該如何運作,這樣我們就能弄清誰在幹什麼,如何確保獲得最大價值、消除重複和無效率了。”

班希望,天氣聯盟或許可以作為擁有天氣預報總體協調權的組織在未來幾周內發佈一些具體建議。

天氣產品線在某些產品上的花費可能是目前的私營企業無法收回的。“在這個價值鏈的‘後端’,私營部門發現,很難開發出證明投資必要性的商業模型。”班談到,這就意味著“在環境監測、全球模型和超級計算能力等領域,‘我們美國人民’必須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進行這些投資。”

天氣公司首席執行官肯尼看到了每個機構——無論是公共機構還是私營機構——在氣象學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我當然認為,為基本天氣預報建設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是很重要的。但即便如此,我仍然確信,私營部門有能力將天氣資訊貨幣化和商品化,而且有機會進行再投資。”肯尼談到。“……資本主義始終允許人們在公共領域之外增加投資。我想,我們有能力不甘人後而且走得更快,有能力吸收社交媒體的技術,有能力在這些工作上比政府做得更快。”

身在其中的公眾

天氣狀況還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科學和宗教的有趣混合。一方面,連續酷暑的天氣和乾旱成了《聖經》預言信奉者可以自負的證據:公共宗教研究所(Public Religion Research Institute)201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36%接受調查的美國人稱,他們認為,最近發生的自然災害就是《聖經》所說的“世界末日”的證據。

而另一方面,從科學角度來說,天氣以其長期影響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氣候和天氣之間的聯繫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肯尼談到。“關於這一點的爭議已經比過去少多了。而且人們關注的不只是極地冰冠的問題。”的確,耶魯大學氣候變遷傳播計畫(Yale Project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10月發佈的一項調查的結果顯示,74%的美國人都認為,“全球變暖已經影響到了美國的天氣狀況。”

無論天氣預報的手段有多麼複雜,也不管以什麼方式發佈,人們對天氣資訊的需要都沒有減少。舉例來說,無論是在地方性還是在全國性電視臺,天氣預報居於晚間新聞節目開頭的形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它們之所以居於醒目地位,是出於這樣一個特殊理由:地方電視臺都清楚,他們都會報告同樣的槍擊案或者同樣的倉庫失火事件,所以他們需要用某些東西將自己區別開來。這通常意味著他們會在節目開頭用懸念逗引的方式發佈天氣預報。

“在節目中這樣安排,是根據對最高收視率決定因素的研究做出的。”金融服務機構詹尼·蒙哥馬利·斯科特(Janney Montgomery Scott)媒體和娛樂業務總經理安東尼·威伯爾(Anthony Wible)談到,“人們很關心即將度過的這一天的天氣和交通狀況。通過用這些資訊吸引他們,他們就有可能觀看節目的其他部分——即便節目的其他部分沒有什麼稀奇的。”

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天氣和氣候心理學家阿蘭·E.斯圖爾特(Alan E. Stewart)指出,人們對天氣的濃厚興趣不只是因為天氣比其他東西——比如,新技術——更接近自己,而且還在於它們與大自然更接近。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個國家發生的一個重要變化是人口增長了三分之一,從大約2.2億增長到了3億多。這就意味著有更多人會受到天氣的影響,不妨看看人們對沿邊界而居的渴望,你會發現,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這裡所說的沿邊界而居是指居住在湖邊、海邊、河邊以及河景居住區。因為人口已經大幅增長,如果發生重大天氣事件,它們的社會影響就會被放大。”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天氣預報業務:收入增加,創新不斷."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4 四月, 2013]. Web. [08 May,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3444/>

APA

天氣預報業務:收入增加,創新不斷.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3, 四月 2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3444/

Chicago

"天氣預報業務:收入增加,創新不斷"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四月 24, 2013].
Accessed [May 08,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3444/]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