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供應鏈中的印度:印度能否借力國內需求和技術優勢而迎頭趕上?

21世紀上半葉的全球經濟中,兩個亞洲巨人在勞動力方面的差別依然清晰:作為全球工廠的中國,生產著從鞋到電腦的所有商品。全球外包中心的印度為全球提供從編寫軟體補丁到跟蹤信用卡資訊的各類服務。


 


印度的服務業享譽全球,但是製造業卻默默無聞。受制於落後的基礎設施、官僚體制的繁文縟節和嚴苛的勞工法案,印度的製造業在全球舞臺上仍拿不到重要角色。19902005年期間,製造業在印度國民經濟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變,徘徊在25%27%之間。同期,服務業在國民經濟所占比例從37%躍升至52%。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專家指出,2005年印度製造業出口總值370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6%,同比中國7120億美元和35%的份額。誠然,中國出口商品中60%來自總部設在中國以外的公司。


 


“時至今日,印度尚未在跨國制造型企業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波士頓諮詢公司駐新德里分部主任南德高恩卡(Sachin Nandgaonkar)。“當然,和五年前相比,情況已經改善了許多。”


 


波士頓諮詢公司和沃頓商學院的專家們認為,透過表面現象,印度的製造業實際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印度蓬勃發展的國內市場的帶動下和相對廉價的高技術勞動力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印度開設生產業務。福特、現代和鈴木公司,都通過其在印度的工廠大量向外出口汽車。LG、摩托羅拉和諾基亞,要麼已經在印度開始生產手機,要麼正在籌備設廠,產品中相當大部分將出口海外。ABB、施耐德(Schneider)、霍尼韋爾(Honeywell)和西門子公司在印度設廠,為印度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電工和電子產品。


 


另外,還有一批具備全球競爭能力的印度本土生產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汽車業——已成功立足全球供應鏈中。桑德蘭姆閥門公司(Sundram Fasteners)為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發電機閥門。總部設在新德里的Moser Baer公司,自己發展成為數碼存儲介質,如DVDCD光碟,的全球生產商。還有發展迅猛的制藥公司:印度現有60家制藥企業達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苛刻的品質要求。這是美國以外達到此項要求最多的國家。印度的制藥公司正在全球拓展市場。


 


“過去的五、六年間,很多公司已經重組了生產部門,並已達世界標準,”波士頓諮詢公司新德里辦事處的印度工業產品部門主管兼研究主任巴塔查亞(Arindam Bhattacharya)指出。“印度正在不同行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製造基地,從制藥、汽車配件,到汽車和摩托車。速度雖然不快,但步伐堅定。”


 


國內需求


 


印度製造業的騰飛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它已顯露出與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完全不同的特質。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在中國和印度都有業務。常務董事帕塔克(Dalip Pathak)指出,中國擁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政府關注就業問題,而為制造型企業創造優越的投資環境,這使得中國成為製造業長期投資的最佳目的地。


 


在印度,外商投資就沒有那麼一帆風順了。印度的文盲率持續超過東亞各國水準,非熟練勞動力的生產效率也比中國或越南要低。但是,很多情況下,巴塔查亞(Bhattacharya)指出,印度的平均生產率因為高效的企業管理體制而大大提升。嚴苛的勞工法——例如員工人數超過100人的公司在辭退工人時,須征得政府同意——使得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制鞋業或玩具製造業,都會避印度而遠之。印度經濟中一些部門,諸如手工紡織業,仍保留有低效率的小作坊運作方式。電價高而供應無保證、道路糟、碼頭堵,再加上繁文縟節,都阻礙了外商在印度的投資。據國際金融公司20069月發佈的統計表,在世界各國新開辦企業所需時間方面,印度需要35天,美國需要5天,英國需要18天。在此方面,印度終於能與中國(35天)和泰國(33天)處於同一水準上,並領先于巴西(152天)。


 


沃頓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喬胡瑞(Saikat Chaudhuri)認為,印度的全球製造業在其不斷擴張的國內需求帶動下大幅增長。他點出像LG、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這樣手機生產商,如福特、現代和豐田一類的汽車廠商。一些公司正在改變其全球佈局。巴塔查亞拿現代汽車作例子,現代汽車將其在印度的工廠定位為全球唯一生產小型車的工廠,並將其在韓國本土的生產能力逐步轉移到這裏。進口准證制度漸被取消、關稅逐漸降低和外匯監管體制逐步放寬,引發了以消費為帶動的經濟可持續大發展。據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印度國內汽車年銷售量從1995年的26.5萬輛,增長到200582萬輛;本財年前8個月,汽車銷售量已達87萬輛。印度的手機月銷售量已經高於300萬隻。


 


“印度的國內需求不斷增長,使得建立供應鏈成為可能,”喬胡瑞強調說。“只要印度能不斷提升基礎設施,並能吸引更多外國投資,這將成為另一種成功模式。”印度市場對商品價格的敏感性高,為本地製造業帶來了更多的動力。巴塔查亞說,印度政府通過設立經濟特區、允許私人機構介入港口建設,以及大手筆投資公路建設等措施來壯大製造能力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


 


福特亞太公司負責業務開發的常務董事施奈德(David Snyder)預測,印度的汽車市場規模,包括多用途車,將在未來十年中翻一番,從目前的140萬輛增長到280萬輛。這一增幅雖說只相當於福特在中國市場預計增幅的四分之一,但比其在東盟國家的130萬輛的同期預計增幅要多。福特公司在北美、歐洲和日本市場的銷售漸趨平淡,整個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印度和東盟國家——成為福特公司首要發展市場。


 


汽車配件:印度製造的舞臺


 


諸如汽車配件廠商巴拉特鑄造公司(Bharat Forge)的成功故事證實了,印度的競爭力在於相對高端的製造領域。印度大學每年為社會培養出4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僅次於中國,居全球第二。


 


 


在印度擅長的汽車配件業中,越來越多的印度企業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和生產工序,躋身于跨國汽車企業的合格配件供應商。有十餘家汽車配件企業,包括索納克尤轉向系統公司(Sona Koyo Steering Systems)、桑德拉姆·克萊頓公司(Sundaram Clayton)和總部設在欽奈TVS集團下屬的TVS Motor公司,都贏得了著名的日本品質大獎戴明獎(Deming prize)。儘管大多數印度出口的汽車配件技術含量都不高,豐田汽車公司在班加羅爾的工廠已經可以生產變速箱。南德高恩卡指出,豐田公司這一決策,兼顧了品質和成本兩方面因素。“如果我能拿到日本品質,但是價格卻很低,何樂而不為呢?”他說道。


<P class=MsoNormal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全球供應鏈中的印度:印度能否借力國內需求和技術優勢而迎頭趕上?."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7 三月, 2007]. Web. [18 May,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1178/>

APA

全球供應鏈中的印度:印度能否借力國內需求和技術優勢而迎頭趕上?.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7, 三月 2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1178/

Chicago

"全球供應鏈中的印度:印度能否借力國內需求和技術優勢而迎頭趕上?"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三月 27, 2007].
Accessed [May 18,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1178/]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