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幾家歡喜幾家愁?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正式啟動,體現了中國政府為推動區域貿易自由化和國內西南地區發展而做出的積極努力。新建成的自貿區由中國和東盟十國組成,惠及19億人口,貿易額高達4.5萬億美元的區域。


 


中國東盟自貿區成員國之間九成商品(大約7000種)將實現零關稅。到2015年,其他幾類高度敏感商品的關稅將降至50%以下,包括中國產衛生紙、印尼產爆米花和泰國產的滑雪板靴等。


 


“顯然,中國希望通過建立中國東盟自貿區來推動區域貿易自由化發展。特別是當目前WTO多哈回合談判(Doha Round)陷入僵局,自貿區至少可以實現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自由化。”上海復旦大學金融學教授鄭輝指出,“但由於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的貿易結構的競爭性大於互補性,因此要具體實施自貿協議,仍面臨重大挑戰。”


 


另一方面,東盟內部也存在對自貿區前景的擔憂;同時,隨著中國對世界貿易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也讓美、日等國感到不安。

困難處境


 


2000年,中國時任總理朱鎔基首先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構想。兩年後,中國與東盟各國領導人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簽署了初步合作框架協定,商定逐步減免雙方貿易關稅。除了要實現區域貿易自由化,中國積極推進自貿區的另一動因是為了讓西部欠發達地區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國際貿易中心。


 


2000年中央政府之所以決定建立自貿區,主要源自廣西、雲南、重慶和四川等西南地方政府的強烈要求。”鄭教授說,“中國西部內陸地區的物流成本要比上海、廣州等東部沿海城市高得多。在出口利潤不足5%的情況下,西南地區的產品在對日本和美國貿易時就失去了價格優勢。此時,中國唯一的貿易選擇就只有鄰近的東盟各國。”


 


“不斷加快西南地區公路建設表明國家要降低當地的物流成本。”上海社科院資訊科學教授王貽志說。他預計隨著自貿區的啟動,中國西南地區將因其鄰近老撾、越南、柬埔寨等貿易夥伴國而成最大受益者。此外,廣西和雲南兩省還積極要求被列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這可降低交易成本,從而進一步推近中國與東盟間的經貿關係。”王教授說。


 


而東盟在向更多中國產品敞開大門時有何收益?東盟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是中國四大主要貿易夥伴。“新加坡一直是貿易自由化的堅定擁護者,其大部分產品都已接近零關稅。”鄭教授說。而大量的原材料出口也使馬來西亞對華保持貿易順差。


 


但另外兩國的情況則大為不同。“中國與東盟各國都以低端製造業見長。”鄭教授指出,“如果大部分產品都實行零關稅,則像印尼和菲律賓的紡織與電子等高稅率產品將遭受來勢洶洶的中國廉價產品的沉重打擊。”


 


因此,印尼國內強烈反對實施中國東盟自貿協議,其政府要設法安撫那些可能會受中國廉價進口商品影響的行業,包括紡織、鋼鐵和電子產品等。印尼已向東盟理事會提交了報告,希望就自貿協定相關內容進行重新談判,對8部門共228項產品推遲削減關稅,讓當地相關產業有更多準備時間來應對大量中國廉價商品的衝擊。


 


2009年之前,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發展迅速,貿易額由2003年的780億美元猛增至2008年的2310億美元。但2009年雙邊貿易額下降了8%,接近2120億美元,預計今年還將繼續下滑。


 


中國主要從東盟進口原料及半成品,包括機械設備、礦物燃料、塑膠、動植物油脂、橡膠和有機化學品等。華盛頓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國項目主任、前美國助理貿易代表傅瑞偉(Charles Freeman)稱,“中國用這些原材料加工廉價產品,然後主要銷往美國和歐盟地區。”但經濟衰退對此造成了沉重打擊。傅瑞偉還指出,未來的中國東盟貿易模式主要有賴於“中國能否擴大消費市場,消化更多產品。”鑒於有限的國內需求,如果中國仍難抵禦外部經濟衝擊,那麼“中國和東盟要想開展進一步經貿合作就會困難得多。”傅瑞偉說。


 


各國顧慮


 


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自由化還面臨著日本和韓國的壓力。目前東亞區域貿易格局是10+3的合作機制,即東盟與中日韓分別建立自由貿易區。“日韓兩國都急於將東盟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上海社科院的王教授說,“例如,日本政府一直試圖與東盟實現生產製造一體化。由於日本善於製造高科技電子產品,而東盟主要提供半成品和廉價產品,因此雙方貿易模式的互補性很高,實現一體化就相當容易。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加重了日本對東盟會逐漸變為中國附庸的擔憂。”


 


東盟則越來越擔心隨著中國在東亞的崛起,東盟各國將淪為中國的附庸。據悉,所有東盟領導人在迎接美國總統奧巴馬亞洲之行訪問時都提到了貿易問題,他們都希望美國能夠積極介入實現區域制衡,以免形成中國一枝獨大的局面。


 


此外,美國在中國東盟自貿區面前也處於不利處境。“如果中國在東盟有更便利的入市條件,將使美國處於經濟劣勢。”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的麥克•戴斯勒(I.M. Mac Destler)教授說。但他又補充到,這主要“取決於中國東盟自貿協議的實施程度和完整性,以及是否會囊括韓國和日本,並最終發展成東亞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不應對抗中國的貿易舉措,而應努力參與其中。此外,美國要通過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建立包括美國、新加坡、越南、澳洲和新西蘭在內的自由貿易區。”但戴斯勒強調,奧巴馬政府能否開展自貿區建設,取決於“政府能否促成國會更新《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PDA)。”


 


《貿易促進授權法案》規定由國會授予總統參加談判並簽署新貿易協定的權利。行政部門完成談判後,國會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對這些貿易協定進行表決,並不得修改其內容。該法案自2007年到期後,國會未再授予總統這項權利。沒有這項法案,即使美國貿易代表與別國完成了協定談判,國會也會將其束之高閣不加表決。


 


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蘇珊•施瓦布(Susan Schwab)大使,曾于布希在任總統期間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她指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成立削弱了中國對WTO多哈回合談判的熱情,因為中國發現開展區域性雙邊自由貿易談判要更加容易。


 


施瓦布認為,這些區域貿易協定對美國以及較小的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她指出,業務遍佈國內和東盟的美國跨國公司為保持其競爭力,將不得不依靠東盟地區的工廠進行生產和銷售,從而損害了美國本土工人利益。施瓦布還表示美國中小企業也會受到負面影響,因為跨國公司可通過對當地投資來逃避對外關稅,並繼續與中國和東盟開展貿易,但美國中小企業對此卻無能為力。

關於美國應該採取何種策略,施瓦布建議,首先要繼續努力推進多哈談判破冰,鼓勵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到多邊貿易談判中來。其次,奧巴馬政府應竭力促成國會批准同韓國、秘魯和哥倫比亞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並加快促進美國與其他東亞國家間新貿易協定的談判。然而,她也指出,因其與反對貿易協定的工會組織的密切關係,奧巴馬政府在採納這些策略時面臨政治障礙。


 


華盛頓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傅瑞偉表示,“在美國本土,貿易自由化的理念並不受歡迎。如果東盟真的成為中國的後院,美國則可能會在東亞地區更積極地推進自己的貿易日程。但美國如果不從根本上轉變政治策略,就將在這個領域無所作為。”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幾家歡喜幾家愁?."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2 五月, 2010]. Web. [29 March,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416/>

APA

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幾家歡喜幾家愁?.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0, 五月 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416/

Chicago

"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幾家歡喜幾家愁?"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五月 12, 2010].
Accessed [March 29,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416/]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