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可以被教出来吗?

创造力的产生给人的印象一般是这样的:一位作曲家不经意间从一条潺潺的溪流中听出了一首歌曲,或者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把从打字机里撕扯出来的写着废弃点子的纸张一页一页揉成团后,合适的那个才最终出现。但一些人声称,创意并非来自一种难以捉摸的灵感,而是可以通过一个结构化过程获得的。这个过程将创意人士的级别拓宽至更广的范围,不再仅是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乔纳斯·索尔克 (Jonas Salks) 以及弗兰兹·舒伯特 (Franz Schuberts) 之类的人物。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罗姆·斯切利夫特 (Rom Schrift) 说,“我认为在创意倾向方面存在个人差别。话虽如此,但创意也像一块肌肉,如果你训练自己,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成功,使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虽然在创意方面有个人差别,但我认为这种特质是可以发展的,因此也是可以被教出来的。”

已在沃顿商学院教了数年创造力相关课程的市场营销学教授杰瑞·尤拉姆·温德 (Jerry Yoram Wind) 说,“在任何人口中,创造力的分布基本上都遵循一般曲线。只有在绝对极值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爱因斯坦、毕加索这样的人物,而你不需要教他们,因为他们是天才。而处于这个分布曲线中的几乎其他所有人,以及你可能会在顶尖大学和公司里与之打交道的那些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创造力的。”

创造力需要在正确的环境下才能蓬勃发展吗?曾进行创造力研究的前沃顿商学院教授、圣地亚哥大学管理学教授詹妮弗·穆勒 (Jennifer Mueller) 认为这一观点有据可循,“现今地球上的每一位理论家都会告诉你,创造力是一种在人口分布中不断变化的能力。而且我认为在特定背景下,创造力可以被关闭,或开启,如果当前环境支持创造力的话。”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前校长约翰·梅达 (John Maeda) 也认为创造力是可以被教出来的,尽管他对自己的说法进行了限定,“我并不会说通过一般意义上的灌输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学到创造力。相反我认为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被重新点燃的,所有的孩子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丢掉了创造的能力。”梅达如今是凯鹏华盈风险投资公司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的合伙人和eBay设计顾问委员会主席,他说,“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就是其分化的能力,对于一个多产的成年人来说,创造力就是其分化和整合的能力,重点在整合上。”

每个呼吁开发创造力的人都有他或她自己的方式,但写实主义画家和摄影师查克·克劳斯 (Chuck Close) 认为创造力开发实际上并不像灵感追随者所想的那么神秘。他说,“灵感是为业余人士准备的,我们其他人只需要到场,然后开始工作。” 

盒内思考与盒外思考

专家认为,不管是在哪一个领域或学科里,产品开发、网络开发、音乐或教育,创造力都有其固定特征。以色列荷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 (IDC Herzliya) 埃瑞森商学院 (Arison School of Business) 市场营销学教授雅各布·格登堡 (Jacob Goldenberg) 说,创造力在文学中有200多种定义。“但如果你让人们对这些定义划分等级层次,对某一定义的认可度就会非常高,”他指出,“这说明创造力虽然很难定义,但却很容易辨识。创造力难定义的一个原因在于创造力存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他还说,“许多创意点子都有一个共同的体系,具有极高的原创性,同时非常有用。”

在《盒内思考:有效创新的的简单法则》(Inside the Box: A Proven System of Creativity for Breakthrough Results) 一书中,格登堡及其合著者德鲁·博迪 (Drew Boyd) 指出,所有创意解决方案都有特定的共同体系。书中说,比起自由联想式的头脑风暴,在参数体系里工作能够带来更多的创造力。这种方法叫做系统性创新思维 (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在保洁 (Procter & Gamble) 和SAP公司及其他组织中均有应用。格登堡说,“我们不应该混淆创新和创造力。创造力指的是一个观点,而不是围绕这个观点建立的体系(产品、服务、过程等)。比如网上银行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但是用网络代替实体机构这一观点并不具有创意,在其实施数年之前人们就已经预料到了。”

他还补充道,“移动电话技术也是最具创新性的发明之一,但这种需要在数年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我们只是在等着这项技术的到来。依我看,一个迄今为止仍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创意观点就是apps概念,让用户在一个由特定公司进行销售的平台上开发自己所需的软件。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自主开发并决定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的价值。”

格登堡说,这个例子符合《盒内思考》中所描述的一个创造力模板,像工程师和市场营销人员一样,“用盒内现有的一种资源替换掉从别处提取的另一种资源,在这个例子中就是你的顾客。” 斯切利夫特在他的课堂上使用了《盒内思考》一书中的另一种不同模板:建立一个关于两种无关联产品的特征矩阵,并创造出新的依赖关系。他说此类例子还包括每十分钟更换一次气味的空气清香剂(将时间与香味的概念再次融合),或者一个如果运动量不够费用便会依结构而增长的体育馆(健身与激励的结合)。“大多数时候,寻求新的依赖关系会带给你创意点子”,斯切利夫特指出。

温德说,不管在任何学科里,创造力都是一种挑战现状,创造更有效的新方案的基本能力。在艺术领域,最具创意的人物往往是那些能够提供新远景的人,如脱离罗丹 (Rodin) 的布朗库西 (Brancusi),脱离印象派的毕加索,还有采用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道具为一般现成物品,其中一个瓷器小便池名声最差)手法,并说“这就是艺术”的杜尚。

另外还有从根本上打破现状并创造出一种新维度的人,如第一个考虑从人的DNA方面认识药物的人;在广告领域,如为大众汽车创作口号的威廉姆·伯恩巴克 (William Bernbach),或者从根本上打破四面墙体式博物馆传统,并在毕尔巴鄂 (Bilbao) 创造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结构的弗兰克·盖瑞 (Frank Gehry)。 

为麻烦制造者创造空间

企业文化中对创意领袖的渴望并不少。任何公司都会渴望拥有类似下一代iPhone的创意产品,但是否任何公司都愿意支付与创造力业务相关的成本,答案远非那么明了。IBM曾对来自60个国家33个产业的1500名首席执行官进行调查(调查报告发布于2010年),结果显示创造力被认为是管理企业环境所需的最重要的全组织性特征。然而,正如穆勒2010年发布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所发现的,人们通常把创造力视为一种抽象的目标,支持它,但真正向他们呈现创造力的时候,人们又会拒绝。在由穆勒和梅瓦尼 (Shimul Melwani)、杰克·A.刚柯罗 (Jack A. Goncalo) 合著的文章《对创造力的偏见:为什么人们渴望却又拒绝创意点子》(The Bias Against Creativity: Why People Desire But Reject Creative Ideas) 中,实验显示对创造力的渴望通常会被人们想要降低不确定性的需要所削弱,虽然实验对象把他们对创造力的态度定位为积极。更重要的是,这种偏见甚至使人们更少地承认创造力。

穆勒正在进行的其他研究表明,具有创意的性格特征通常会被认为会带来麻烦,因而弃之不用。她认为,“这些人被看做是难以打交道的,不能有效地,或有重点地展现他们的观点,还会被认为幼稚。不管对还是错,人们都会有这种思维定式,创意人士都很难伺候,并且在感情上反复无常。但这种想法的问题是,当创意人士不被完全看做团队成员的时候,组织就会遭受损失。这就是被贴上创意人士标签的缺点。然而我们为什么要雇佣一个不能产生创意作品的人,仅仅因为这些人管理起来会少一些麻烦?”

对创造力的偏见甚至延伸至了课堂,穆勒说。她指出,“当前的现实是,为了给出一个合理的成绩,任何老师都需要遵照一种规则。在创新或行事与众不同方面的创造力会在学生的思维里形成一种不确定性,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教师的期望。教师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是不听话的。人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减少不确定性方面,特别是在大学里,学生就是你的顾客。你必须按照顾客希望的方式进行解答,而顾客所希望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而得到好成绩最好的方式便是减少模糊性。”

美国人并没有展现出这种创造性的表达,要不然就是这种现象已经在大学,或者在小学中就成泡影了。威廉和玛丽文理学院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副教授金庆熙 (Kyung-Hee Kim) 对1968-2008年的近3000份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TTCT) 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广泛实施的TTCT测试在全国最小的学生中的测试分数自1990年便开始持续下降,“从1990年直至今日,这种下降是稳步且持续的,并且根据TTCT中的不同测试项有所变化。这种下降首先始于幼儿,非常令人担忧,因为这些能力会随着人生的推进逐渐成熟,而幼儿时期即下降会阻碍这些能力的发展。”

“我们了解到这种现象也在中国和印度发生,而且这种现象在美国发生的事实令人们感到困扰,但我认为人们还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自己试着做了一些学生不喜欢的事情,结果是学生会不喜欢你。如果学生对你的评级不高,你就不能获得任期。”

跨国创意咨询公司IDEO所具有的健全创意流程环境令穆勒十分钦佩。创造力在头脑风暴部分便开始产生,这当然没有什么新奇,但接着会通过一种更加体系化的方式对其加以引导。穆勒指出,“他们有自己的创意起步环节,叫做‘深潜水’,而且这个环节历时很短。然后通过指派专人负责特定部分,分化问题。接着是聚焦环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无序性,也有集中性,而且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持续进行。其中会有一个人专门负责体系的组织,而且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学习,通过向顾客询问一些特定的事情,你可以更好地调整体系。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创造力只需要被释放出来就可以的,这是不对的,创造力还需要被严格管理,你必须知道如何培养创造力。” 

创意安全港

在许多企业环境中,“培养创造力”的意愿是一种挑战。据斯切利夫特所言,管理创意力量的一种方式就是以一种明智的方式管理人才。他说,“可能我们不希望创意人士身处一些特定的职位。但创新所面临的障碍未必就是提供创意点子的这个过程,而更偏向企业文化方面的因素,许多公司并不鼓励其员工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有时候对员工的评估会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周期内进行,而且“当你创新的时候,可能会面临更多失败。”

宾夕法尼亚州积极心理学中心 (Positive Psychology Center) 想象力研究院 (Imagination Institute)科研主任考夫曼 (Scott Barry Kaufman) 认为企业文化中的变化,比如允许员工质疑权威,是有效的。考夫曼说,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创造力能否被教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而是公司是否对员工的创造力表现出了信心,“我并不是在讨论叛逆感,而是说要给人们时间进行创造性的内在反思,甚至是白日做梦。许多研究都表明越是要求人们关注外部,他们就越没有机会挖掘自己的内在,即做白日梦或进行反思,而且许多伟大的点子都出自个人生活体验,而非工作中的蛮力。在创意的过程中,思想的漫游似乎是最基本的,我觉得很多企业并不了解这一点。”

现如今大多数人都不能一心多用。神经系统科学家、音乐家丹尼尔·J.列维京 (Daniel J. Levitin)最近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表明,整天玩推特、脸书以及发送邮件会削弱创造力。列维京在《有组织的思维:超负荷信息时代的准确思考》(The Organized Mind: Thinking Straight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一文中写到,“白日梦会带来创造力,而且创造性活动能够教给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根据我们的喜好塑造世界,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产生积极效果。”换言之,我们需要留出时间,去听潺潺的溪流中奏响的音乐。

衡量创造力的成功 

商业可行性是否是衡量创造力成功的唯一标准?温德指出,艺术领域中一些创新的价值是通过其他艺术家才得到最佳评判的,而且格登堡也说有时候必须要借助同行的专门技能,“衡量创造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听取那些已对许多案例(包括那些你希望对其进行评级的点子)进行等级划分的内行人士的意见。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通常是在研究设置过程中完成的,并不是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创意人士将会重复他或她的成功,而且这不是对一个随机事件进行事后判断。”

但温德还指出,总体而言,新颖和实用是最佳创造力的主要指标,“从极端立场而言,我认为创造力必须具有成功的价值。你可以想出许多点子,但如果你不能为利益相关者带来价值,这些点子就不具创意。

空中食宿网站 (Airbnb) 毫无疑问满足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标准,而且据凯鹏华盈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梅达所言,那些自我上市的住房清算机构便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绝佳例子。以布莱恩·切斯基 (Brian Chesky)、内森·布莱卡斯亚克 (Nathan Blecharczyk) 和乔·吉比亚 (Joe Gebbia) 三个如今已非常富有的年轻人创立的公司为例,梅达指出,“不管哪一晚,住在Airbnb的人数都比住在所有希尔顿酒店的人数加起来还多。这表明他们在创造力方面的可塑性已经超越了他们在创造实际价值方面进行的设计培训效果。他们看到了每个人在其居所中可用的额外能力,而且提供一种可扩展的服务,使任何人都能运用这种能力。他们成功设计出了一项服务,以解决点对点经济中固有的信任障碍。”

以风投创业和交通网络公司Uber为例,温德说,“与传统计程车相反,Uber确实是一种具有创意的方法。你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创造出一项全新的业务,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Uber模式现在已被模仿并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洗衣店、扫雪机,甚至是酒类配送。虽然模仿可能是一种最真诚的赞美方式,但Uber的成功对真正的天才创意人士而言,实际上是向其他创意点子进发的暗示。温德说,“第一个创立这种模式的才是创造力的典范,那些跟在Uber后面的企业则不是。”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创造力可以被教出来吗?."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 九月, 2014]. Web. [29 March,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803/>

APA

创造力可以被教出来吗?.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4, 九月 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803/

Chicago

"创造力可以被教出来吗?"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九月 19, 2014].
Accessed [March 29,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803/]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