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辩论中的一面鲜明旗帜

 

在关于全球化的激烈辩论中,著名的国际贸易专家,联合国全球化问题的顾问贾格迪·哈瓦蒂(Jagdish Bhagwati)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的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该书为全球自由贸易进行了颇具说服力的辩解,正好回应了一些对全球化而引起的问题的担忧。


 


理性和希望是哈瓦蒂新书《为全球化辩护》的两大基调。要在这一辩论中获得认同,必须要有哲学家般的耐性和超然独立, 而作者也确实需要理性和希望为其言论开路。事实上,全球化问题的辩论和一个经典的哲学场景极为相似:四个人从一个路口的四个角度同时看到一起车祸。做笔录时,由于当时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对车祸会有不同的描述和观点。


 


如果研究一下200310月后出版的纽约时报,就可以发现为什么这个类比可以应用到全球化中来。纽约时报的三篇文章——约瑟夫·卡恩(Joseph Kahn)调查了中国鞍山一家血汗工厂的工作条件;莱瑞·罗奇(Larry Rohter)讲述了玻利维亚穷人对自由贸易的抵制;路易斯·尤奇特(Louis Uchitelle)研究了美国的工作如何转移到了国外——提供了货真价实的证据表明全球化是一场正面的冲突。


 


那哈瓦蒂从他的角度又看到了什么呢?他的道德感和同情心使他不会对工业化国家的失业或发展中国家恶劣的工作条件等现象视而不见。但他也指出,这些大众媒体上吸引眼球的指责通常是由政治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却让全球化来承担不公平的罪名。从长远来看,他坚持认为,全球化正使国际经济和社会秩序向好的方向转变。


 


哈瓦蒂把全球化定义为“通过贸易、(来自机构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FDI)、短期资本流动、国际间劳动力与人口的流动以及技术的交流把各国的经济活动融为一体。”


 


从文化和技术的层面来看,批评者一般都认为全球化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均质的“麦当劳世界”。作者也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但他把重点放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自由贸易和工作机会,以及汇合所有这些力量的政治领域。他以严谨的学术风格,花费数个章节对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论述,仔细调查了对全球化的各种指责,并进行了博学有力的驳斥,但他偶尔也会赞同其中的一些观点。


 


哈瓦蒂最突出的观点也许是必须以“游戏规则”的理念来理解全球化。公司在一个国家投资或者开设工厂是为了使其更具竞争力。但在这样的过程中,这些公司常常会受到持有不同考虑的政府的操纵。有的政府欢迎投资,但不鼓励进口,而有的政府更倾向于自由贸易。哈瓦蒂认为后者是最好的方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环境,而跨国企业必须适应这些环境。


 


“积极的提升策略”


 


哈瓦蒂极具说服力地指出,取消贸易壁垒会极大地提高经济增长的幅度,从而提高贫穷国家的收入、消费以及生活水准。为此,欠发达国家愿意冒着降低关税的风险,致力于出口产业,和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在哈瓦蒂看来,经济全球化是一项“积极的提升策略,”而非1980年代开始盛行的臭名昭著的“滴入”理论。


 


那么为什么哈瓦蒂自由贸易的观点未能引起更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鸣呢?为什么世界贸易组织1999年的西雅图会议引发了反全球化组织的暴力抗议呢?


 


从对这一概念的全盘否定到对单个具体问题的担忧,全球化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攻击。哈瓦蒂指出,很多批评并没有从经济角度出发,而是从社会甚至文学理论的基础进行论证。结构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以及马克思主义者都坚持认为“价值”应该凌驾于经济因素之上,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而更集中更有力的驳斥则来自于经济学家。比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把失业率和贸易自由化联系起来,维图·塔兹(Vito Tazi)认为电子商务的崛起和跨国公司对离岸金融中心的依赖会严重削弱民族国家筹集所需资金的能力。


 


哈瓦蒂最具启示性的发现是非赢利组织在这场全球化辩论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些非政府组织(NGOs)在全球各地多达两百万个,其中印度就有一百万。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专注于全球化中的经济事务。然而媒体却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经常头版头条刊登那些涉及到公司不正当行为的报道。但哈瓦蒂认为:非政府组织对全球化的批评通常都有他们隐藏的目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他们也倾向于夸大企业剥削工人和破坏环境的数字。


 


哈瓦蒂经过仔细观察后指出:“头上的光环不能成为挡箭牌。”对于那些并没有认真研究全球化的人所提出的高高在上的道德观点,他拒绝予以认同。然而,有一份报告却难以忽视。一个非政府组织“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于20017月递交了一份非常有分量的全球化调查报告,题为《19802000年间的全球化记分卡:进步萎缩的20年》。这项报告由该中心的两位主任马克·维兹伯特(Mark Weisbrot)、迪恩·贝克(Dean Baker)和研究员艾格·克雷(Egor Kraey)、朱迪·陈(Judy Chen)联合完成。报告的结论对经济全球化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持怀疑态度。这一观点与哈瓦蒂认为全球化对提高全世界收入和生活水平至关重要的观点背道而驰。很遗憾,哈瓦蒂没有在自己的书中提到这份报告。如果没有这个重大的忽略,那么《为全球化辩护》一书很可能成为经济学方面的经典著作。


 


“记分卡”的结论包括:“与再早的20年相比,过去的20年无论在经济增长还是其它各个指标上,进步都在放慢……也许最可怕的变化就是那些最贫穷的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从小额的正数在第二个20年里变为了负数。”也就是说,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在1960年到1980年间的取得的进步要超过20世纪最后二十年的经济发展。


 


“记分卡”还分析了这一下滑趋势如何反过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生活水平。报告说,从1980年到2000年,无论是在提高人均寿命,降低婴儿死亡率还是提升教育水准方面,都经历了令人失望的退步。“记分卡”的作者在文章中说到,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与全球化相关的经济政策要对这一“恶化的表现”承担责任,但是,“有例子证明在过去20年中实行的一些结构性和政策性调整至少要对这些退步承担一部分责任。”


 


很不幸,哈瓦蒂没能在书中就这一报告进行详尽的评论。他相信降低关税壁垒,重视出口以及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贫穷和发达国家的共同进步。从表面来看,“记分卡”中的观点和他的理念似乎互相矛盾。然而,仔细分析“记分卡”后所得出的观点却证明了哈瓦蒂的结论。举例来说,文中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于大量资本流入金融市场随后又迅速撤出造成的。哈瓦蒂同意这种看法,他说,当时那些被卷入金融危机的国家——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经济基础都很好。所有这些国家都拥护自由贸易。危机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管理不到位,“是仓促轻率的金融开放的产物,总是处在外国压力之下,允许国际短期资本自由进出而没有对全球化潜在的巨大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世界银行的不信任


 


哈瓦蒂对“热火朝天的国际金融资本主义”予以严厉的谴责。这表明他并非是一个极力鼓吹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的教条主义者。他对马来西亚于1998年执行的严格的资本控制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尽管这一做法遭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反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缺乏对开放的金融市场的监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武断决策——特别是关于公共机构的私有化进程——都是使得全球化招致责难的重要因素。


 


在哈瓦蒂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宗旨是帮助贫穷的国家摆脱贫困,帮助发达国家继续繁荣。他争辩说,没有证据能够显示跨国公司利用贫穷国家渴望吸引投资的心态而刻意侵犯工人的权利。同样,他还提出,全球化也并没有反过来影响美国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


 


在几乎每个案例中,哈瓦蒂对全球化问题的分析都言之有理,逻辑严密,值得引起读者的思考。但是,读者还是会感到他的这部著作,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成为经典。在谈到应该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决策时,他的阐述不够有力。他所提出的“世界银行……应该把钱放在那些有利于全球化的地方”来帮助贫穷国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普遍不信任,这“应该”二字不太可能赢得太多的信心。再加上美国是通过军事行动而不是经济措施来进行反恐斗争,他的这一建议也不太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尽管有瑕疵,《为全球化辩护》仍不失为一部有力度的作品。它代表了人们在探索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经济模式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尝试,尽管这个世界似乎正在大步后退,距离人们理想的全球社会渐行渐远。我们只能希望贾格迪·哈瓦蒂不会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预言家。


 


本文发表于200462日。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全球化”辩论中的一面鲜明旗帜."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2 三月, 2005]. Web. [29 March,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53/>

APA

“全球化”辩论中的一面鲜明旗帜.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5, 三月 0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53/

Chicago

"“全球化”辩论中的一面鲜明旗帜"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三月 02, 2005].
Accessed [March 29,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53/]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