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壮志不言愁?

上海在表现其希望成为顶尖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时毫不含蓄。5月,上海市政府为“外滩金融牛”雕塑揭幕,把这一宏图壮志更是昭然于天下。上海的这尊雕塑不只是与华尔街金融街的公牛雕塑遥相呼应,两件作品均出自意大利裔美籍艺术家阿图罗·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的手笔,更是直接体现了上海挑战纽约和伦敦两大金融霸主地位的决心。上海黄浦区区长周伟在揭幕仪式前的媒体发布会上表示,跟纽约华尔街的雕塑相比,“外滩金融牛”看上去“更年轻、更有活力”,“它象征着上海的经济活力。”


 


2009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计划,以有效地指导全国部委和监管机构推进改革进程。然而,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由最高机构予以表态,但要让上海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仍有许多问题要应对。国内金融基础设施仍不完善,而相关法规—特别是与外汇可兑换性和外资拥有权有关的法规—的变革缓慢可能会成为上海实现其鸿图大略的障碍。


 


成就显著


 


这并不表示上海未曾取得显著进展。过去十年来,三大在岸交易品种—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和商品期货的巨幅增长,使上海成为无与伦比的增长型市场。据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统计,截止2009年底,上海证交所按总成交金额和市值计,在世界上分别排名第三位(5.1万亿美元)和第六位(2.7万亿美元)。


 


固定收益市场的增长也是相当可观的。据亚洲开发银行债券信息资料库的数据,截止20103月份,中国的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达2.65万亿美元(其中政府债券市场为2.16万亿美元,其余为企业债券市场),约占全球债券市场的3%左右。虽然该比例仍远低于美元债券所占的40%,或日元债券所占的15.7%,但与1996年的620亿美元的人民币债券市场相比已是巨幅增长,当年的这一数字仅占全球市场的0.2%


 


商品交易方面也呈现惊人的增长。根据期货产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中国期货市场(包括上海、大连和郑州)的成交额超过100万亿元(按合约换手计),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全球商品交易所中,上海商品交易所的成交量排名第10位,大连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分别排名第11和第12位。而在10年前的2000年,上海商品交易的成交量为仅为410万元,位列全球总成交量的第29位。


 


分析师和观察家们几乎一致认为,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国务院批准上海开发规划的大背景下,上海的这一强劲发展势头必将持续。“那种认为十年后中国经济将与现在大不相同的预测毫不令人惊讶。到那时,中国经济将在全球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咨询公司博斯公司(Booz & Company)位于上海的大中华区运营部董事总经理柯安德(Andrew Cainey)说道,“这一宏观趋势将极大地有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


 


关于开放性的问题


 


尽管上海作为中国的在岸资本市场突飞猛进,但是她能否国际化?“上海能否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高盛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的上海:亚洲的金融中心》中指出,尽管上海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强,但它更有可能“成为大型的国内市场而非更为广阔的区域市场。”


 


但是上海的管理者的雄心可远不止于此。上海并不想成为东京或首尔,这两个城市在各自国家中都是令人瞩目和充满活力的城市。上海的蓝图是要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不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商业贸易。


 


    要让这一雄心得以实现,上海需要中央政府完成两件事情: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以及放松货币进出国境的管制。上海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博士在最近的一次电视采访中指出,“货币国际化必须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在岸金融中心的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外国人就将持有人民币资产,但是这些资产该如何产生?将由在岸金融中心产生。因此首先,上海的金融市场要开放,让资产能够‘走出去’,也能够回来投资。另外,生产这种资产的能力要能大大扩展。”


 


虽然还未提供明确的时间表,但中国政府已经设定了稳步发展其货币完全可兑换性的目标。6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并提高汇率的灵活性,这被视作是一项积极的举措。尽管政府在20057月制定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并允许人民币升值。但一些经济学家评论人民币仍被人为低估了40%左右。


 


目前,中国已批准有限的外国投资者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QDII)进入当地市场,以及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QFII)让资金流出到境外。此外,中国政府还表示将推进国际板计划,即外国公司实体在上海上市,出售其股票和债券的计划。


 


“现在,我们正在等待国际板的开板,这将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的里程碑,”里昂证券(CLSA)驻上海的A股研究主管曼诺普·桑吉亚布特(Manop Sangiambut)说道,“我们不知道这个计划什么时候实现。政府表示到2010年底,应该会有一些行动。”他预测,会有许多中国的红筹股公司(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如中国移动)将有兴趣回归A股市场。可口可乐和汇丰银行也有可能加入。


 


与过去不同,决策层现在正在逐步推进国际板的计划。他们对国内证券交易所的信心不断增强。他们将会鼓励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在国内A股上市。然而,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高盛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金融市场“相对不成熟……上海在与全球和区域性标准相比时,仍有一系列重要的差距。”


 


CLSA的桑吉亚布特补充道,上海缺乏或未充分开发那些在其他金融市场中常见的产品。例如融资融券,只在今年初开始在有限的范围内实行。另外,除了在交易额和交易量方面的发展之外,上海市场的深度也是有限的,和其他区域性金融市场相比,外国投资的程度和流通股的比例方面都是最小的。


 


“中国不需要新增加一个板块,但是他们也许需要对现有板块进行重组,包括沪深两市的B[只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桑吉亚布特认为,“下一步应当更多地对市场进行深化——在股东改革方面,并允许更多的投资机构介入——而不是扩大市场,增加诸如中小企业板(SME)或创业板市场(GEM)。”


 


深化市场的关键,他补充说,将是对外国投资的开放性以及货币的自由兑换。“A股市场和中国整个的货币市场息息相关,除非你有一个开放的货币体制,否则你就不可能拥有一个真正开放的资本市场。而前者在可预见的未来内不会实现。”


 


这一关键性问题何时能得到解决还是个未知数。“关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问题在于中国政府是否真地想让人民币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货币,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总部设在伦敦的玫瑰石顾问公司(Rosetta Stone Advisors)董事谢国忠(Andy Xie)在6月底举办的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说道。


 


摸着石头过河


 


与亚洲其它两个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相比,上海还面临着监管体制灵活性方面的挑战。虽然在市场规模方面,上海远居其上。据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统计,上海证券市场2009年的平均日交易量为210亿美元,香港为60亿美元,新加坡为9.7亿美元,但是后两者被认为拥有一个反应迅速的、监管透明的和投资者友好的投资环境。


 


香港和新加坡市场的监管机构都集中于一个或两个特定机构,而中国大陆的监管结构似乎往往在鼓励惰性。例如,债券发行,同时受中国人民银行(PBo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的监管,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或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IRC)。


 


“实现(监管)灵活性是有难度的,”柯安德说道,“因为中国市场如此巨大(比香港或新加坡大得多)。在没有实施货币改革的情况下,多数人民币业务将在香港开展。”他认为,上海转型的关键在于“有多少业务可以在上海交易。”


 


中国刻意实施的谨慎而缓慢的渐进式改革—如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可能为其它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发展空间。例如,中国推出股指期货就是一个缓慢而谨慎的过程,而股指期货是多数市场的常见对冲产品。经过三年的试点项目之后,上海于今年4月推出CSI 300股指。与此相反,新加坡交易所自2000年以来允许交易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合约,从而使境外投资者可以间接投资A股市场。


 


“中国将逐步开放其金融市场,而且将会非常谨慎,”高盛指出,“虽然这种审慎的保守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金融市场依靠创新而蓬勃发展,因而如果其它区域金融中心推出那些满足客户需求、但尚未在国内市场供应的创新金融产品,也将是意料之中。……我们预期香港和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将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和新投资品种,对业界的认知和投资份额展开竞争。”


 


伴随相对流畅灵活的监管体系,这两个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交易所、通信设施)和软件(法院、法律体系)。与此同时,中国内地仍在这些领域努力发展——由于国家的规模巨大和相对复杂的多层级治理体系,协调过程将会困难重重。


 


但只要中央政府下定决心采取行动,这些挑战并非不能克服,里昂证券的桑吉亚布特如是认为,“如果中国政府想要推行某些政策,就一定能办成。开放上海金融行业的问题并不在于政府机构,而是如何实现适当的政策组合。你需要一个法律框架和税收框架,让更多金融业人才入驻上海。”


 


金钱的作用


 


的确,当中国外汇体制自由化将成为上海转型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性事件,还有一项重要因素需要考虑:必须要使上海对外籍人士和国际经理人更具吸引力。“上海的未来将取决于你能在这里经营何种业务,以及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柯安德说道。


 


他指出,与香港15%的个人所得税上限相比,高达45%的个人所得税使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减少。上海市政府已经认识到中国高税率的挑战,在去年推出了为金融专业人士提供减税和激励的概念。但是,由于减少收入不平等仍然是中央政府的首要工作,为富有的银行业人士提供减税的想法未得到太多的支持。


 


在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其他领域方面,上海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上海目前拥有全球最大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公共交通网络之一:11条地铁线路覆盖420公里。另外,在房价泡沫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下,高盛指出,上海“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上海对于2020年的计划将是她重返旧日辉煌的旅程。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无可争议的亚洲第一金融中心,拥有该地区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集中了最多的国际银行,还拥有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银行大楼—香港汇丰银行大厦。这座面向外滩金融牛的大厦现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拥有。但是给予上海的官员在10年之内实现雄心的最大信心来自于在黄浦江的对岸。今天的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区有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构成了宏伟壮观的城际线。而20年前的陆家嘴还只是农田和仓库。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把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壮志不言愁?."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7 七月, 2010]. Web. [20 April,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2473/>

APA

把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壮志不言愁?.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0, 七月 0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2473/

Chicago

"把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壮志不言愁?"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七月 07, 2010].
Accessed [April 20, 2024]. [https://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2473/]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