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環境監測資料造假?美國國家科學院有話說

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本月早些時候發佈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火力發電廠在符合本國污染防治法律法規方面存在欺瞞行為。工廠報告的氣體排放持續監測系統(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以下簡稱CEMS)污染資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衛星收集到的遙感資料結果並不一致。污染程度較嚴重地區的不一致現象較為突出。這些地區可能很難達到監管標準,因而催生了造假或錯報行為。

研究的一個主要結論是:環境監管原本應作為一個國家發展道路和經濟改革的一個因素,因此並不能說它過於嚴厲以致于催生欺瞞行為。這是沃頓等專家的看法。另一個結論是:完全可以通過拓展遙感資料應用領域,對環境監管的合規情況進行監督。這不僅適用於中國,也適用於美國。

“對中國來說這個問題十分重要,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使用國,近80%的電力產量來自燃煤。”MIT斯隆商學院教授、本報告聯合撰寫人卡普拉斯(Valerie Karplus)這樣說道。同時,中國有大量人口居住在電廠附近。遙感資料有助於為政策制定者提供資訊,説明工廠進一步瞭解應該如何回應有關環保規定。

這份報告名為《中國二氧化硫排放標準收緊以及對火電廠應對措施的量化調研》(Quantifying Coal Power Plant Responses to Tighter SO2 Emissions Standards in China)。報告的其他聯合撰稿人還包括:科羅拉多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爽(音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與國際公共事務教授阿蒙德(Douglas Almond)。他們對中國256家火電廠在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之間的二氧化硫(SO2)排放資料進行了跟蹤研究。 

資料不匹配

研究發現,這256家工廠的監測系統報告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3.9%。但美國NASA衛星捕獲的資料卻顯示,二氧化硫污染水準高於其中113家工廠監測記錄的水準。這些工廠均位於所謂的“重點地區”,也就是人口密度更大、污染程度更嚴重的地區。

“兩個資料來源在重點地區出現差異的一個可能解釋就是,那些工廠誇大或偽造了減排資料。”報告指出:“新標準更嚴、合規壓力更大,或許就促使一些工廠經理篡改或選擇性刪除部分濃度資料。”

遙感資料有助於看清“地面上的應對措施,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至少在過去,這些地區普遍存在執法不力的現象,或者面臨諸多治理和標準執行方面的挑戰。”卡普拉斯說道。在“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繼續推進”的背景之下,遙感資料或許可以説明政策制定者看清企業究竟是如何應對環境政策的。卡普拉斯說:“有必要意識到,環境政策並不是憑空存在的。很多支援性規定和機制都會對企業管理環境足跡造成一定影響。”

中國正在加強環境監管

沃頓商學院教授埃裡克·奧爾特(Eric Orts)認為,本次研究發現告訴我們環境監管規定需要如何執行才能奏效。奧爾特還是沃頓全球環境領導力專案Initiativ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Leadership)主任。他說:“我的推測是,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之一就是,中國政府原本希望在一些重要地區加強監管,但卻沒能做到。”

這些重點地區包括:北京、上海以及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相關城市。“我們的假設是,他們基本上放棄了,而且試圖找到某些避免因違規陷入麻煩的手段。”奧爾特對資料誤報或造假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根據中國的污染防治法律法規,人口稠密的重點地區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應控制在每立方米50毫克,非重點地區為每立方米200毫克。新規定要求,2014年起,14,140家企業應在網路平臺上公開每小時排放資料。奧爾特指出:“在目標排放量定得相對適中的地區,衛星資料與地面報告結果基本相符,說明這些減排規定還是得到有效執行的。”

“下重拳監管確實製造了一些故意作對的情況,反而沒能起到促進行動的效果,其實是和監管的初衷背道而馳。”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該校桑福德公共政策學院兼職教授傑克遜·尤因( Jackson Ewing)這樣說道:“中國過去這些年採取了相對較為嚴厲的監管舉措,迅速降低了重污染天氣的數量,特別是在主要幾個大城市。”

那些舉措導致了“意外結果”,包括工廠臨時關閉、甚至在寒冬季節關閉供暖。“然而住戶非常需要供暖……這對居民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尤因指出:“因此,儘管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環保目標和更嚴格的監管都值得肯定,但你仍然看到了一些二階、三階效應,包括無法拿出值得信賴的資料,以及對居民生活和經濟增長造成的一些負面影響。”

卡普拉斯、奧爾特和尤因在沃頓知識線上的音訊播客節目中探討了本次報告的相關發現。 

為何資料測量非常重要

“從聯合國領導下的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到中國自己制定的目標,污染物測算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尤因說:“我們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套制度,呼籲各國本著坦誠的態度報告各自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進展,採用這套統一的方法進行測算、並向各國展現努力成果。因為只有通過測算和報告,才能形成談判和討論的基礎,才能探討下一步的目標和努力,如何共用資源,如何開展合作。”

如果環境資料包告存在缺陷,必然會挫敗目標的實現。尤因說:“如果核心報告充滿問題或偏差,整個系統就會搖搖欲墜。”他還說,如果真是那樣,就有必要利用衛星監測技術對國家啟動的減排行動開展第二方甚至協力廠商評估。

卡普拉斯說,報告的一個創新就是建議利用衛星資料對排放情況進行即時監測。“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取決於排放的時機。”她解釋說:“能夠以小時為單位解決排放問題極為重要。”這時,獨立核驗措施就很重要了,因為大量機制都要靠人為監督。 

遙感技術有助實現全球環境治理

奧爾特介紹說,NASA的衛星資料識別技術同樣可以在美國國內使用,用於確保報告結果與環境標準保持一致。“有些人有所顧慮,認為美國環保局局長斯科特·普魯特(Scott Pruitt)可能無意如此。”

卡普拉斯說,NASA的衛星一直在環繞地球飛行,收集空氣污染、其他各種物質的變化資料。用於捕獲相關資料的臭氧監測工具目前已大為進步,能夠提供精確、即時的測算。

很多國家都在發電廠安裝了CEMS。但是,CEMS的應用範圍遠不應止於此。包括中國在內,都應該用來生成即時資料。卡普拉斯說,在美國,CEMS被用來測算溫室氣體和當地空氣污染物水準。“這體現出當前的技術水準。”她補充說。中國還沒有將燃煤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列入監測系統,這就是需要改善的領域。 

奧爾特還說,研究認為遙控感應技術將幫助“全球環境治理”更有望實現。借助獨立驗證後的工廠資料,“你就可以把政策制定地更加完善,因為你背後有資料和研究來支撐。”

監管的持續一致性和由此變得更加值得信賴的資料,也會讓企業更為放心。奧爾特說:“你絕不想看到的情形就是,作為一家合法合規的企業,你卻輸給了那些作弊、玩弄把戲、賄賂政府官員的人。” 

中國面臨的挑戰

卡普拉斯介紹說,中國已然決意攻克近些年面臨的環境挑戰。她指出,比如中國正在努力建立一套排放/碳貿易制度,並針對所有工廠上報的資料全面展開協力廠商、甚至是第四方驗證核查。“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在面向國內外學術界實現資料公開化和透明化方面進步顯著。話雖如此,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她說到。

“如果我們能對政策執行進行有效監督,就能更好地認識到哪些政策有用、哪些特別有效、哪些不太奏效。並能相應調整。”尤因說道:“中國是一個特別理想的實驗室。中國的監管有行政命令的形式,來減少來自工業、交通、日常活動以及人居等方面的排放。同時,他們又建立了市場機制,比如上網電價、排放交易制度等等。”

尤因認為,中國“不會貿然提出難度較大的目標”。他們在確立目標之前一定會謹慎評估自身能力。中國將環境目標列入“五年規劃”,但其實很多挑戰是在執行過程中,比如要求各城市每季度上報資料等等。他認為,“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官員面臨巨大壓力,因為他們報告的資料必須符合規定目標和監管標準。他們就會為了保住官位而繞開相關規定。”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中國企業環境監測資料造假?美國國家科學院有話說."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3 七月, 2018]. Web. [20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536/>

APA

中國企業環境監測資料造假?美國國家科學院有話說.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8, 七月 23).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536/

Chicago

"中國企業環境監測資料造假?美國國家科學院有話說"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七月 23, 2018].
Accessed [April 20,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536/]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