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擊性廣告可能讓公司自食苦果

         張忠(John Zhang告誡Cingular WirelessVerizon Wireless公司,以及類似的任何一家利用廣告攻擊競爭對手的公司,他們非但不能拉攏對方的顧客,反而可能自食苦果。

張忠是沃頓商學院的營銷學教授,他發現攻擊性廣告——這種各大啤酒商,尤其是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以及米勒公司(Miller),揚名業界的宣傳比拼手段——可能會帶來適得其反的後果。這些廣告非但不能招徠顧客,反而可能讓消費者對同類產品中的所有品牌都喪失熱情。這樣一來,各公司就要以降價來吸引消費者,每個公司的利潤便會因此而減少。“攻擊性廣告是市場成熟的一個特徵,它的目的是改變消費者的偏好,使之傾向于廣告投放商的產品,但它並不能擴大一類產品的整體需求。”張忠在他題為“攻擊性廣告理論”的研究論文中這樣寫道。


而這正是美國最大的兩家無線運營商CingularVerizon公司採用的廣告策略。例如,一年半以前,Cingular 做了一個廣告,把自己的服務和Verizon 的服務羅列在一起,逐一比較孰優孰劣。當時,Cingular 還為此舉進行辯護,稱自己乃是在回應Verizon此前不實之辭的挑釁。“對於同類產品而言,最好的廣告是各商家都只談各自的優點”,Cingular的首席營銷官馬克·樂法(Marc Lefar)在對一家報紙的採訪中表示,“但是,當我們的競爭對手打出誤導消費者的廣告時,我們肯定會站出來澄清自己。”最近,兩家無線運營商都開始誇耀自己的網絡質量。Verizon 宣稱自己的網絡是“全美國最可靠的”,而Cingular 則強調自己的網絡“掉話率最低”。  


張忠與沃頓同事約什(Yogesh Joshi)和瑞居(Jagmohan Raju)以及紐約大學的陳玉新(音譯)共同進行的研究表明,任何想要借廣告打壓對手的公司都應當慎之又慎。“在過去,普遍的看法是,加大廣告力度有益無害,最差也就是廣告投入打了水漂而已,”張忠指出,“而我們的研究則看得更遠,‘加劇價格競爭’也可能是後果之一。”如果成本沒有相應下降,那麼降低價格就會導致利潤減少。


該研究解釋說,廣告業的傳統看法認為:“消費者在廣告的密集轟炸之下,對他們選擇的商家極為信任,以至於成了它們的鐵杆顧客。”毫無疑問,有時情況的確是這樣。但是也有的時候,“同類產品的兩家商家對消費者的廣告攻勢太猛,產品優勢宣傳過多,讓消費者反而對選購哪家的產品持無所謂的態度了。”


張忠和他論文的合著者用拔河的比喻來解釋他們的理論。通常人們認為,此類競賽中總會有一方勝出。然而,如果雙方勢均力敵,比賽就可能以平局告終,雙方拼盡全力也無法拉對方過界。廣告競爭也是同樣的道理。競爭雙方爭相往廣告裏投錢,但結果誰也占不到上風。


攻擊性廣告效果實驗


這四位學者創造了一種數學模型,用於演示攻擊性廣告可能以何種方式,挫傷消費者的品牌熱情,並由此讓各商家陷入價格戰的不利局面。他們的模型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結論:昂貴的廣告,有時候會有助於那些禁不住採用攻擊性廣告的公司。他們的論文闡釋說,“結果顯示,廣告的單位成本越高,廣告的平衡程度就越低,從而使得競爭公司獲得更高的利潤。”


換言之,昂貴的廣告能降低公司投放廣告的熱情,並由此使消費者對品牌的淡漠感增加。他們的研究表明:“在那些廣告已經挫傷了消費者的品牌熱情的市場中,公司可能更想增加廣告開支,而不是力圖減少。


這幾位研究者在一次與大學生進行的模擬試驗中,測試了他們的模型。他們讓學生觀看五組公司的一系列攻擊性廣告,涉及的產品大到德國汽車,小到牙膏等。每一類產品中至少有兩個主要競爭者投放了攻擊性廣告。例如,在德國汽車中,他們使用了寶馬和奧迪的電視廣告。而在牙膏一類產品中,他們選用的是家護(Aquafresh)和高露潔。


在學生觀看這些廣告之前,研究者先記錄下他們對每家公司的印象。他們賦予同類產品的兩個競爭者總共100分的分值,然後要求學生對它們進行打分。在這種安排下,一個對品牌完全無所謂的學生會給兩家公司各打50分。觀看廣告之後,學生們被要求對各公司重新打分。


在汽車、牙膏、快遞服務以及信用卡這四類產品中,學生觀看廣告後對品牌的無所謂程度都有所上升。只有在電池這類產品中,學生變得更具有傾向性。(這也是告訴金霸王和勁量電池:繼續投錢火拼吧……)


為什麼電池和其他幾組產品的情況會有所不同?這不是張忠和他的論文合著者探討的主題,因此,他們僅能這樣告訴讀者,電池的消費者或許對廣告更為敏感。但他們大膽提出了幾種可能影響此種敏感程度的因素,即“消費者本身的特點、產品特點以及信息的效用”。張忠認為,一個公司在進行攻擊性的廣告活動之前,應當對這些因素逐一進行調查。“我們奉勸高層管理人員,不要盲目相信廣告的效用。當你增加廣告開支時,卻發現利潤有所下降,可能到那時你就知道個中原因了。”


此外,廣告公司也應當考慮對一些客戶進行引導,使之打消投放攻擊性廣告的念頭,或者至少敦促他們在選用這樣的廣告之前,先對自身的產品類別進行徹底調研。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廣告都力圖打壓競爭對手。廣告還可以分為兩類:信息型廣告及補足型廣告。信息型廣告,顧名思義,就是對某一產品或服務的特點和益處進行解釋。它最適用於新產品或正處於成長期的產品,消費者可從廣告中獲取產品信息。張忠認為,聯邦快遞早些年的廣告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它著重強調了其快遞服務的可靠性。張忠表示,這種廣告的結果就是,消費者至今仍將這一品牌與可靠性聯繫在一起。


補足型廣告“讓消費者在使用某種產品時自我感覺良好,並樂意為之掏更多的錢”,張忠在論文中這樣寫道。它們為某一產品戴上迷人的光環(想想萬寶路廣告中的男人吧)或者將其與某個明星扯上關係,有時產品和其代言人的專業領域甚至看起來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例如,T-Mobile的代言人卡瑟琳·澤塔瓊斯(Catherine Zeta-Jones),雖然她確實具有巨大的明星號召力,但她對手機的瞭解似乎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


啤酒國王與碳水化合物女皇之爭


張忠指出,蘋果電腦公司就使用過補足型廣告,為它的音樂播放器iPod營造這種類型的光環。“所有MP3播放器的用途是一樣的,但只有iPod才夠酷。它成了一類人的身份象徵:如果你擁有一個iPod,那麼你就年輕、有型,你就活力四射。”耐克公司在這一領域也做得極為出色。這個運動裝備生產商長期將自己與頂尖的運動員聯繫在一起,比如自行車運動員蘭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以及足球運動員米婭·哈姆,它還打出了諸如“想做就做”(Just Do It)以及“永無終點”(There Is No Finish Line)等或許有些含混但極為振奮的口號。它力圖讓顧客感覺自己充滿活力,並讓他們覺得,自己雖不能取得和偶像相同的成就,但至少可以擁有與之相同的體驗。你或許不能像哈姆那樣靈巧地射門得分,也不能像阿姆斯特朗那樣把自行車騎得飛快,但至少你能和他們穿同樣的鞋子。同時,你絕不會看到耐克公司的廣告吹噓自己的帆布鞋,說它比阿迪達斯的同類產品更有彈性或者更加護腳。


與此相反,美國最大的幾家啤酒商多年來卻在廣告中不斷相互抨擊。例如,2005年,安海斯布希公司,這家將旗下的百威(Budweiser)啤酒自詡為“啤酒國王”的啤酒商,把對手米勒公司的萊特(Lite)啤酒喚作“碳水化合物女皇”。 安海斯布希公司還嘲弄競爭對手“隸屬南非”,以此來反襯自己長期的美國本土淵源。南非啤酒公司(South African Breweries)於2002年收購了米勒公司,由此母公司便被稱作SABMiller 。米勒公司當然不甘示弱,它以牙還牙,在前些時候的廣告中,聲稱自己的啤酒乃是啤酒中的總統,而非國王。因為“這是美國!我們才不會去討好那些吃圓烤餅戴三重冕的傢伙呢。”


總統,或者更確切地說,總統競選,是促使張忠對廣告進行深一層探究的最初動因。早在6年前,在喬治·布什正和阿爾·戈爾唇槍舌劍交鋒之際,他就已開始認真研究廣告了。他發現在現代的總統競選活動中,負面廣告俯首皆是,這使他非但不傾向於任何一名候選者,反而對他們都無甚好感。於是他尋思,商業廣告是否也可能具有相同的效應。“大多數政治學家都認為,廣告對贏取民眾選票的作用並不大,”他說,“它們只是對民眾已經建立的信任、偏好以及黨派傾向起到一個強化作用。但有時你也會注意到,聽過候選人的廣告之後,民眾對到底選誰更加無所謂了。”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攻擊性廣告可能讓公司自食苦果."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5 八月, 2006]. Web. [26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16/>

APA

攻擊性廣告可能讓公司自食苦果.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6, 八月 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16/

Chicago

"攻擊性廣告可能讓公司自食苦果"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八月 15, 2006].
Accessed [April 26,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916/]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