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謊都是“惡行”嗎?不一定

聖奧古斯丁在大約6000年前曾說過,“撒謊都是惡行”。果真如此嗎?人們有時候會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來避免傷心。如果欺騙有著合理的背景,並不是為了踐踏情感,而是能夠增進信任,促進其它形式的善,那又如何?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種類型的欺騙是正義的、道德的、有益的。沃頓商學院運營與資訊管理學教授莫里斯·施魏策爾(Maurice Schweitzer)和沃頓商學院博士生艾瑪·萊溫(Emma E. Levine)近期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謊言可以是正義的嗎:仁慈與誠實的對立》(Are Liars Ethical?: On the Tension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Honesty),研究“欺騙有時對他人有益”這一論題。

在與沃頓知識線上的對話中,施魏策爾和萊溫還結合企業行為規範、績效考評以及醫患關係等領域,探討這項研究對雇主和雇員的啟示。以下是對話的整理版。

關於稍稍換個角度看待欺騙: 

莫里斯·施魏策爾: 我們在文章《謊言可以是正義的嗎:仁慈與誠實的對立》中,站在稍稍不同於以往的角度看待欺騙這種行為。我們發現,欺騙有時候可以幫助別人。人們一般認為,欺騙是自私的:撒謊是在犧牲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獲得某些好處。人們一般還認為,誠實可能會讓自己付出代價,但卻有益於他人。

但是,我們在研究中把這兩件事區分開,認為欺騙有時可以幫助他人,而誠實卻可能是于自己有益而於他人有害。一旦我們將誠實和欺騙同親社會、親自身利益等行為分開,就會發現人們實際上並非那麼在意欺騙本身。我們發現人們對撒謊的厭惡,也就是當一個人說“別跟我撒謊”時,他真正的意思是“別那麼自私”。

如何知道何時應該撒謊:

艾瑪·萊溫: 大致來說,目前公開的建議是:“永遠都要誠實。誠實是上上之策。”我們卻認為應該修改一下這條建議,改成:“請適時說點謊話。”關鍵是要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撒謊。在什麼情況下誠實是傷害信任的不道德行為?在什麼情況下欺騙卻成為促進信任的有道德行為? 

我們在給某人回饋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如何運用這條建議。比如管理人員經常需要在仁慈和誠實之間把握好平衡。一方面是給出善意的、鼓勵性的回饋,另一方面則是批評的、嚴厲的回饋。我們可能會建議管理者,如果他們的目的是增進信任、鞏固關係,那麼請寧願選擇仁慈的方式。

關於區分不誠實和自私:

施魏策爾: 讓我們驚訝的是,一旦我們將不誠實和自私分開,就會發現所有行為背後的推動力,也就是人們在判斷某人道德或不道德、信任某人或不信任某人時,真正關鍵的是某人是否足夠善意,足夠仁慈。某人是否有所欺騙真的不重要……

萊溫: 我們利用經濟成果理論研究了仁慈和誠實之間的對立。我們邀請研究物件來實驗室。一部分人參與觀察和互動;另一些人則作為這些人的搭檔,他們可以選擇在猜硬幣或擲骰子的時候說謊話,以便讓自己的搭檔贏錢。也就是說,這些人可以選擇通過撒謊來幫助夥伴。然後,我們會讓參與者判斷撒謊和說實話哪一種行為是對夥伴的傷害。

我們發現,當某人通過說謊幫助了其他人,後者實際上會感激這種不誠實。撒謊增進了信任,讓人覺得自己的搭檔是有道德的。如果人們只是作為旁觀者,看到某人為了幫助別人而撒謊,為了幫別人贏更多錢而撒謊,他們也會對某人更加信任,認為這個人比那些總是實話實說的人更有道德。

我們一共進行了三組試驗,每組大概有200名參與者。每次試驗都以前一次試驗為基礎。實驗一僅僅測試為幫助他人而撒謊和說實話哪一種行為會給他人造成傷害。實驗二又邀請了200名參與者,測試內容是:為幫助他人而說謊、但實際上卻造成了傷害。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將仁慈和誠實的對立與這兩種行為的結果區分開來。然後在第三次試驗中,我們又找到200名左右的參與者,這次區分為自己撒謊和為別人撒謊的結果。

關於平衡真相與仁慈

施魏策爾: 讓我們回想一下與他人的互動。這些人可能是我們的客戶,也可能是我們的下屬。或許我們需要給別人回饋,或許是想要解釋為何要終止一份合約。通常情況下,影響我們同他人互動的因素不僅在於我們希望坦誠告知某些殘酷的現實,還在於我們希望表現對他人的關愛。

比如,我們需要告訴某個客戶今後要改用另外一家供應商。我們的措辭可能與完全不加修飾的真相有所差距。我們發現,人們真正在意的是對方通過交流所傳遞出的仁慈,這往往比殘酷完整的真相更為重要。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要考慮通過怎樣的方式平衡這兩件事。我們的發現說明,人們更應該傾向於選擇仁慈,而通常仁慈都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在某些道德規範或者勸誡中,人們總說誠實是第一位的,誠實總是上上之策。然而我們的發現卻說明,事實並非如此。

關於這項研究涉及的新規則與新程式

施魏策爾:在運用上述發現的過程中,我們有兩條重要建議:第一就是要改變行為規範。當我們制定行為規範時,一定會提到誠實。然而這只是一種偽善。我會剔除這一條,因為這並非我們真正的意圖,並不是我們真正在做的事情。第二,我們與工作中的同事、外部客戶進行互動的過程中,無論是培訓,還是執行某些規定,我們並不總是完全誠實。誠實並不是一個核心價值。真的不是。我們應該表裡一致,不僅體現在行為規範上,也體現在我們的培訓方式上。我們希望大家多考慮如何展現關愛,以及道德的其他方面。這些才是制定規章制度的重要依據。

歸根結底,在思考誠實與仁慈這對關係時,我們應該更加表裡一致,少一些虛偽。我們應該想到,完全真實並不總是我們想要的。我認為,與其說要永遠誠實待人,還不如說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相互關愛的社會。應該認真思考這一相互對立的關係。作為經理人員,作為高管,我們應該在開展培訓和對待他人時做到平衡。我們應該大聲承認需要在誠實和對他人關愛之間權衡利弊。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關於這項研究的其他現實意義:

萊溫: 人們在很多情況下都會面臨誠實和仁慈之間的緊張對立。比如醫療領域。醫生經常要向病人傳遞非常負面的消息。實際上此前有研究發現,很多時候醫生都會說謊。他們在預測疾病時會更加強調積極的一面。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樣做不好。我認為,醫生在如何處理這種局面時會感到相當強烈的對立與衝突。

但我們的研究顯示,醫生,有些時候還包括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公開承認這種緊張對立的存在,應該權衡利弊,考慮如何正確地對負面消息加以引導。醫生應該思考在哪些情況下仁慈和善意,或許還有些許不誠實可能是正確的,可能會得到贊同,如何通過這樣做讓病人願意接受治療?

關於這項研究如何運用於商業以外的環境:

施魏策爾:我們在與孩子互動時,也需要把握好完全誠實和儘量仁慈之間的平衡。作為家長這一點很重要。作為教育者同樣如此。教師需要經常給學生回饋,需要處理好完全坦率和仁慈之間的緊張對立。也就是要展現對孩子的善意和關愛。

作為家長,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不要撒謊。”但我們真正的意圖根本不在於此。比如大家在去外婆家之前,你可能會對孩子說:“記住了,雖然你從來不穿外婆送給你的衣服,但你仍然要對外婆表示感謝,告訴她你非常喜歡這件衣服。”

關於這項研究破除了哪些迷思: 

萊溫: 幾個世紀以來,我們都認為誠實是一種美德,而撒謊是一種惡行。這一理念在哲學界十分盛行……始于伊曼努爾·康得。實際上早在那之前人們就是這樣認為的。但另一方面,根據經驗,關於欺騙的研究同樣十分豐富。這些研究指出欺騙傷害信任,欺騙令人們憤怒,欺騙是不道德的。不過,這些研究只看到了自私的欺騙,那種損人利己的謊言。

我們希望能夠扭轉這種觀點。因為我們發現,一旦將欺騙與自私相剝離,人們其實根本不在乎誠實與否。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幫助他人。因此,我認為對於欺騙是不好的這樣一種觀點,我們的發現是全新的解讀。 

關於這項研究的獨特之處: 

施魏策爾:此前關於欺騙的研究其實是將欺騙與自私混為一談了。我們所看到的欺騙實際上是自私的欺騙。而我們的研究將兩者分開來看,因此我們看到的是欺騙這種行為本身。我們發現,人們對欺騙的感受並沒有那麼糟糕。這就反駁了此前的大量研究。以前我們總說欺騙這種行為如何如何,而實際上我們所指的應該是自私這種行為如何如何。 

關於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萊溫:我非常期待看到親社會性質的謊言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以及仁慈和誠實的緊張對立在回饋過程中會發生怎樣的碰撞。這種對立對績效有何影響?對人際關係有何影響?很多人可能會說,誠實是我們進步的途徑。為了獲取準確的回饋,為了成為更加優秀的員工或更優秀的學生,誠實固然重要。但我們同樣非常需要仁慈,需要善意。有時候,我們需要通過撒謊來獲取進步的信心。仁慈和誠實不僅影響信任和性格,還可能真切地影響著績效和組織。我對未來的研究非常期待。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撒謊都是“惡行”嗎?不一定."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8 十月, 2014]. Web. [18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7857/>

APA

撒謊都是“惡行”嗎?不一定.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4, 十月 08).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7857/

Chicago

"撒謊都是“惡行”嗎?不一定"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十月 08, 2014].
Accessed [April 18,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7857/]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