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星人入侵到日本的舔眼球潮流:對媒體的盲從再度重演

75年前的今天,火星入侵者在紐約州的格柔弗米爾市(Grovers Mill)著陸,帶著死亡機器穿過哈德遜河,摧毀了紐約市的多數地方。或者說,在收聽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根據《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 G. Wells]所著的科幻小說)所改編的廣播劇時,多數人都相信火星人正在入侵。這件事情以及後續媒體的相關報導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或許可以讓我們看到現代人對媒體的依賴性,以及媒體傳播可能會導致的誤會。

當速度比準確更為重要

今年夏天,有關日本出現一股怪異潮流的故事迅速傳遍全球。據說相愛的兩人會去舔對方的眼球以示親密。這個故事被眾多新聞媒體加以報導,其中包括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新聞標題宣稱“日本‘舔眼球’潮流可能導致失明”。不過很顯然,幾乎所有這些報導都並非事實,但這並不能阻止新聞媒體迅速地複製該故事。

差不多每個月,在推特網和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就會有某個名人過世的謠言快速傳播。在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案之後,新聞網站Reddit的成員們希望能夠利用互聯網用戶的集體力量,確認犯罪嫌疑人,借此來戰勝傳統媒體。遺憾的是,這次努力以慘敗告終。

最近,有研究機構針對370萬名跟蹤爆炸案的推特用戶的790萬篇推特內容進行了一份調查。調查發現,推特網上29%最具病毒性傳播的內容都含有謠言和虛假資訊,51%包含有一般性的觀點和看法,只有剩下的才含有準確的資訊。該研究同時也發現,“大量具有較高社會聲譽的認證使用者要對虛假資訊的傳播負一定的責任。”

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發展靠的就是網站流量,包括通過社交媒體來傳播網站連結,因而速度的重要性常常也就勝過了正確性。社交媒體平臺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觸到更多資訊,但我們也為如何來詮釋這些資訊感到困惑,這種困惑同時又推動了誤會的猖獗。不過,這種由新媒體造成的混亂現象並非最近才出現。

1938年10月30日是周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8點——萬聖節前兩天的晚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在奧森·威爾斯的《空中水晶劇場》(Mercury Theatre on the Air)節目中播出了根據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所改編的廣播劇。節目採用了傳說中的“雷蒙·拉魁羅(Ramón Raquello)和其管弦樂隊”的現場演奏,中間還穿插了新聞快報。這出廣播劇詳細敘述了火星人恐怖的死亡機器在紐約州的格柔弗米爾市(Grovers Mill)著陸,並且從著陸點向紐約市進發,東海岸的許多人已經慘遭毒手,最終因為火星人無法抵禦地球的微生物,這場殺戮才得以終結。

次日,各大媒體都在報導這出廣播劇所造成的傷害。《紐約時報》10月31日的頭條新聞宣稱“廣播收聽者誤將廣播劇當做事實,陷入恐慌”,副標題表示,“眾人逃離家中以躲避‘來自火星的毒氣襲擊’——威爾斯的科幻劇播出期間警察局的電話被打爆”。在同期另一篇文章中,《紐約時報》則稱:“全國陷入恐慌:廣播劇導致新英格蘭、美國南部和西部均出現恐懼潮”。《紐約每日新聞報》(New York Daily News)則宣佈:“廣播劇中的虛假‘戰爭’導致全美陷入恐慌” 。這些文章和全美各地的其他文章都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人們如何瘋狂地從家中跑出來,提醒他們的鄰居們,大家紛紛逃命。

新聞報導宣稱該廣播劇導致全美上下出現大範圍的恐慌,儘管這點可能有所誇張(稍後會對此做更詳細的探討),但很顯然許多人深信該廣播節目是在對所發生的事實進行實況報導。第一手的描述顯示,許多人被騙,廣播劇所營造的恐怖氣氛或鄰居們二手(或三手)的描述所傳遞的恐怖感受都讓他們很是擔心自己的安全。此外,當時全球危機四伏的狀況也進一步促使公眾對該節目深信不疑。

普遍存在的恐慌氣氛

1938年底,歐洲正處於戰爭爆發的邊緣。讓人感到不安的廣播新聞快報是常有的事,而且正常的廣播節目中常常會插播有關歐洲情況惡化的報導。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一年半前曾對興登堡號飛船災難進行現場直擊廣播報導,這件事情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的新媒體即時報導恐怖事件的能力。

在為紐約廣播博物館(Museum of Broadcasting)進行的一次採訪中,《空中水晶劇場》的製作人約翰·豪斯曼(John Houseman)解釋稱:“(慕尼克危機)剛過,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恐慌氣氛和世界末日的情結,人們感覺戰爭爆發將不可避免,而且是一場國際大戰。所以人們已經為這最新的災難做好了充分準備。”

空中水晶劇場對這些新聞報導的形式加以完美無瑕的再創造,由此提升了其節目的可信度。在整場廣播劇中沒有穿插任何商業廣告來強調其純屬虛構。此外,一些收聽者錯過了開始之前的免責聲明。在《哈珀雜誌》(Harper’s Magazine)1948年刊發的一篇文章中,豪斯曼表示,空中水晶劇場的收視率約為3.6%,而競爭對手愛德格·貝根(Edgar Bergen)與查理·麥卡錫(Charlie McCarthy)的廣播節目收視率達到了34.7%。大概8:12時,這對口技表演者的節目結束後,將廣播時間讓給了一位歌手,許多聽眾也隨之轉檯到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正好此時聽起來頗為逼真的新聞快報開始讓人感覺情況越來越緊急。

儘管有關全美出現恐慌的報導早就被人們信以為真,但在《誤導:美國新聞業十大虛假報導》Getting It Wrong: Ten of the Greatest Misreported Stories in American Journalism一書中,W·約瑟夫·坎貝爾(W. Joseph Campbell)提出,有關全美上下集體出現恐慌的報導本身就是公然的誇大其詞。

坎貝爾承認“該節目的確嚇到了部分美國人,有些人的反應不太理性,”但他相信,“多數節目收聽者……意識到這本身只是一次節目——是萬聖節前兩天播出的一個有趣的節目,內容純屬虛構”。坎貝爾表示,當時針對這一事件的新聞報導“幾乎完全是軼事趣聞,很大程度上是根據通訊社粗略的綜合新聞報導來撰寫的,這些報導強調的是廣泛性,而並非深刻性和詳盡度。”儘管這些報導“捕捉到了當天晚上許多人在個人層面出現的驚恐”,但並沒有充足理由能推斷存在大範圍的恐慌。然而,有關恐慌發生的新聞報導四面開花,這還不僅僅只是新聞業馬虎和草率的問題。

媒體之間的嫉妒

坎貝爾提出,報紙對廣播劇所導致的資訊誤解大加報導,原因在於傳統的紙質媒體和新興的電臺廣播之間關係緊張。

慕尼克危機期間,在對事態的最新發展進行報導上,廣播曾讓報紙黯然失色。豪斯曼在《哈珀雜誌》1948年刊發的那篇文章中寫道:“數周以來,美國民眾一直守著自己的收音機,通過廣播來瞭解大多數的新聞,不再是選擇閱讀報紙。”

坎貝爾認為,紙質媒體的反應體現出他們想對自己的新對手進行遏制。“美國的報刊業由此有了譴責廣播的動機,指責它們缺乏責任心,不可靠,”坎貝爾寫道,“許多報刊抓住這次機會,滿腔熱情地對廣播加以攻擊。他們不會讓這麼好的機會白白溜走。”

坎貝爾引用了行業雜誌《編輯與出版人》(Editor and Publisher)當時出版的一篇社論。該社論警告說:“某種媒體的新聞報導欠缺完整性,且會造成誤導,全國上下都在繼續面臨這種危險。該媒體有待證明其能夠勝任新聞工作。”當時的《辛辛那提問詢報》(Cincinnati Enquirer)的一篇社論則稱:“最多只能說廣播是一種讓人混淆資訊的媒體。它缺乏紙質媒體所擁有的查閱舊資料和確認資訊的手段。”《哈特福德新聞報》(Hartford Courant)則警告讀者們不要“相信僅僅只是從廣播上聽來的那種瘋狂的傳言”。

對於現在一些懷疑推特網、臉譜網和Reddit是否能夠成為新聞來源的人來說,這種牢騷似曾相識。當有新的媒體出現,人們會對該媒體的工作方式大加質疑,而且現有媒體會感受到新興平臺帶來的壓力,所以可能會反應失控,這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因此,75年前的火星人入侵這一事件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應,是由於以下因素的完美匯合:全球讓人不安的各種事件、對新興媒體的一種新的依賴性、以及既有新聞來源的一種過度反應。

情景再度重演

我們現在也生活在一個多事之秋。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讓我們迎來了21世紀。這個世紀已經見證了大量讓人身心俱疲的事件,而這些事件本來曾經似乎讓人難以想像。我們越來越依靠新的網路社交平臺來即時瞭解新聞和資訊,而報紙和電視對此的反應則是試圖運用自己的遊戲規則來打敗這些新媒體。

目前的情況是,美國人對國內恐怖分子的擔憂與其當年對歐洲戰爭爆發的擔憂相當。最近的一個例子是,阿拉巴馬州的Star 94.9電臺進行了一場電臺改版的宣傳活動。其宣傳中描繪了異族入侵該電臺的廣播信號,這顯然也導致了部分聽眾頗為擔憂。阿拉巴馬州佛羅倫斯市的《每日時報》(Times Daily)報導稱,該宣傳活動“導致有傳言稱地區公立學校將會遭受炸彈襲擊。”

該電臺隸屬於沙洲廣播集團(Shoals Radio Group)。據All Alabama網站稱,集團節目部主任布賴恩·裡克曼(Brian Rickman)表示:“我們當初構思這些異族或外星人入侵廣播電臺的故事情節時,認為這會非常有趣。我們當初設想的是他們在距離我們數光年之遠的地方聽到了我們的頻率,但他們並不喜歡賈斯丁·比伯(Justin Bieber)和我們播放的流行音樂,於是他們將佔領電臺,對電臺進行改版。我們當初認為這是一個很巧妙的故事。”

在這段宣傳被廣播後,又經過媒體界新成員的添柴加火,引發了一場龐大的喧囂。《每日時報》引用了塔斯坎比亞市(Tuscumbia)警察局長托尼·洛根(Tony Logan)的話說:“在宣傳活動中,就有將故事上傳到社交媒體平臺的計畫。然後該故事在推特網和臉譜網上像病毒一樣被傳播。也許這件事情在最初是無害的,但後來的發展已經失控,變成了一個涉及到公共安全的問題。”

在75年前空中水晶劇場播出《世界大戰》廣播劇後的次日,在接受採訪時,威爾斯在悔過時表示了道歉,稱許多人對該廣播劇信以為真這點讓自己頗為驚訝(不知是真是假)。他同時也說:“廣播是一種新事物,我們正在逐步瞭解它對人們的影響力。”

在該廣播劇播出30多年之後,空中水晶劇場那出廣播劇的作者、劇作家霍華德·科赫(Howard E. Koch)對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進行了反思。他認為,“在此之前,從未有過任何此類傳播知識的方式……但另一面也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可以像科尼島(Coney Island)上某個遊樂場的哈哈鏡一樣,對現實情況進行扭曲,強加給自己一個虛假的景象。”科赫總結說,“如果說廣播劇中虛構的火星人讓我們吸取了重要教訓的話,我相信那就是應該質疑並測試通過電視廣播和紙質媒體傳遞給我們的一切東西。”在現在這個時代或許也應該算上互聯網。

本文介紹了現代媒體誤傳資訊的發展演變,其作者為沃頓知識線上的科技和媒體編輯肯德爾·懷特豪斯(Kendall Whitehouse)。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從火星人入侵到日本的舔眼球潮流:對媒體的盲從再度重演."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3 十一月, 2013]. Web. [29 March,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3594/>

APA

從火星人入侵到日本的舔眼球潮流:對媒體的盲從再度重演.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3, 十一月 13).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3594/

Chicago

"從火星人入侵到日本的舔眼球潮流:對媒體的盲從再度重演"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十一月 13, 2013].
Accessed [March 29,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3594/]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