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性相吸:聯想與NEC在日本市場的聯姻是否明智之舉?

“1+1不一定等於2,”友男丸川(Tomoo Marukawa)先生如是評論。丸川先生是東京大學社會科學院的中國經濟專家,並非什麼哲學家。丸川仔細分析了個人電腦領域的兩大公司——中國電腦業領軍企業聯想集團與東京電器廠商NEC建立合資公司的這一舉動。自一月底此消息公佈以來,丸川及其它評論員紛紛對兩企業的聯姻提出了質疑:兩大資訊產業的競爭企業合併聯手在日本的業務,有何利可圖呢?

事實上,兩企業達成此協議的出發點是不同的。聯想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個人電腦生廠商,出貨量居全球第四,佔有10%的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份額,並於六年前收購了總部在北卡羅來納州的IBM公司的個人電腦業務;而作為日本電腦產業先驅的NEC,因其在20世紀70年代為日本生產了首台個人電腦而聲名鵲起,並開始拓展全球業務。但近年來,NEC大幅減少其歐洲業務,大規模裁員,市場份額逐步被蠶食,市場佔有率直線滑坡,萎縮至僅0.9%。

 “NEC能為聯想帶來什麼?”丸川先生質疑道。“看看索尼和愛立信共同出資的行動電話合資公司。這兩家企業有資產互補的優勢–愛立信的電訊專業技術、索尼的視聽技術和品牌效應,而NEC和聯想的牽手則是業務領域基本相同、產品線重疊的異文化公司的結合。

聯想NEC的聯姻也引發了關於今後經濟衰退時代的更廣泛、普遍的問題。隨著日本等成熟市場的經濟增長愈發困難,新興市場卻蓬勃發展起來——聯想的新興市場部門第三季度收入增長34%,而同期成熟市場的增長卻只有22%。在聯想率先採取行動後,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也開始將發展的重點指向海外市場。

在這次交易中,聯想支付給它的新日資夥伴1.75億美元,持有新公司51%的股份,若各項運營指標達標,聯想有望在2016年通過支付2.75億美元收購NEC手中49%的股份;但與此同時,NEC建立合資公司的目的也昭然可見。他們顯然希望通過聯姻使銷售額、分銷及供應鏈在日本全國範圍內實現最大化,通過擴大規模而實現削減成本。這些對利潤微薄的NEC來說顯然是生死攸關的一步。

進軍日本市場

聯想能帶給合資公司種種優勢,這點毋庸置疑,但NEC公司也有其獨到的優勢。NEC在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市場有著更大、更穩固的市場支點。2010年日本個人電腦市場的出貨量增長了17%,達1527萬台。去年,NEC擁有日本國內電腦市場19.5%的市場佔有額,超過富士通(19.4%) 、東芝(11.7%)、戴爾(10.2%)、和惠普日本公司(9.7%),成為日本第一大個人電腦廠商。據日本一家市場調研公司MM調研公司消息,聯想在日銷量遠不及此,它與索尼基本只各占6.1%的市場份額。

確實,聯想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中勢頭強勁,而在像日本這樣的成熟市場中卻不如人意。如中國其它行業中的領軍品牌一樣,聯想進軍日本市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即便是在聯想成功並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聯想要打入日本市場依然前路坎坷。2004年聯想並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以前,IBM日本的個人電腦銷售量為89萬台,而2009年,銷售量減少了一半以上,降至39萬台,究其原因,與其說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不如說是未能贏得IBM公司日本客戶的信心的反映。資訊技術研究公司加特納的一位日本個人電腦業務分析家Kanae Maita認為:“聯想集團與NEC創辦合資公司而非直接買斷NEC個人電腦業務的決定正反映了要進入日本市場所面臨的挑戰。聯想從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交易中汲取了教訓。”。

在日本,NEC不僅擁有比聯想更大的市場份額優勢,同時也能為合資公司帶來更多與當地大公司和政府機構合作的機會,對合資公司來說是著實是一種“有形資產價值”,唯高達證券的技術分析師史蒂芬張先生說道。

聯想很可能認為通過與備受推崇的本地合資夥伴結合是明智之舉。通過這一戰略來減輕日本消費者對外企在他們的國家發展野心的敏感和戒備之心。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賽凱特·喬德瑞如是說道:“人們都是感情的動物。正因為如此,2004年法航購買荷蘭皇家航空公司時美其名曰“合併”…… NEC是日本首家個人電腦製造商,在日本有其忠實的客戶群,若聯想作出買斷的舉動,那麼很有可能會引發來自客戶群中的負面反應。

另一種保住老客戶的方法是:在合資初期,將聯想和NEC公司的產品分開銷售。喬德赫瑞認為,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為解決異文化衝突,而非地域摩擦的問題。中國企業往往一味強調實現高產量、低利潤生產,而在技術創新上花費微薄,比較之下,日企則對的產品創新和工藝“細緻入微、一絲不苟、不斷改進,並與供應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他說道。

轉移虧損部門

與聯想的這次聯姻、將公司業績不佳的運營部門轉入新合資公司,對NEC公司而言並非是第一次了。去年,NEC與當地日企日立和卡西歐聯合組建手機合資公司,以鞏固其手機業務,接著又與瑞薩科技合併半導體業務部門。NEC公司稱,轉移虧損部門這一戰略為公司節省了大量資源,使它釋放更多資源應用於如雲計算等更有經濟前景的業務。

但NEC此次牽手的是一家外國公司,兩者在文化上天差地別,這其中所涉及的絕非只是普通的跨國交易中的不同薪酬結構、客戶關係和管理方式的問題,而是很有可能牽扯到中日兩國的文化衝突的鴻溝。“要管理兩種文化決非易事,”DBS的張先生分析道。“聯想是一家有野心、勇於進取的國際公司,而NEC是日本國內的一家十分傳統的公司,”張又說。與東芝和索尼不同,NEC公司對其子公司保持著嚴密控制,不允許委任非日本籍人士到海外公司擔任高層管理職務。

至於聯想-NEC合資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將是聯想和NEC高管的適當組合。今年底合資開始運營時,NEC公司現任個人產品部總裁的高須英世(Hideyo Takasu)先生將擔任合資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一職,而聯想日本公司總裁羅德里克拉平(Roderick Lappin)先生將擔任執行董事長。

高須英世先生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兩公司希望將他們在日本個人電腦市場的佔有率從26%左右提升至30%,對此,東京大學的丸川先生並不看好,他認為雙方公司對此過於樂觀了。“合資公司的產品線重疊的部分多且相互競爭,因而合資公司的市場份額很可能會下降。”他指出,“他們是否會反失部分日本市場份額、合資公司又能否生產出吸引大眾的產品,如雙系統的Tablets和智慧手機等,我對此表示擔憂。”

當然,市場份額是一方面,盈利能力又是另一碼事。作為企業宣佈的一部分,聯想報備至香港聯合交易的截至2010年3月31日的財年報告顯示,NEC公司包括其個人電腦業務的整體運營稅後淨虧損55億日元(約合670萬美元);集團第三季度的業績也同樣不盡人意;截至12月31日,銷售額同比下降12.7%,至7207億日元,而淨虧損由96億日元增加至265億日元,同期,NEC的競爭對手,日本其他電子產品廠商卻有不俗表現。“與東芝、日立、富士通等競爭品牌相比,NEC公司遲遲未採取行動,將虧損的業務從其核心業務部分剔除。”日本資訊技術研究公司IDC的個人電腦小組負責人片山正浩(Masahiro Katayama)說。他同時為IBM和聯想日本的業務提供服務。

NEC業績不佳的狀況若任其發展,對聯想而言則是對其耐性的挑戰,尤其在當前聯想剛度過一個危機之時。儘管聯想集團收購IBM,順利成為世界第三大個人電腦製造商,但在2008年其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中的份額僅為7.6%,下滑至第四位。其後的金融危機更打擊了電腦銷售。截至2008年12月第三季度,在聯想公佈9700萬美元的虧損後,公司的創始人柳傳志先生取代了前IBM首席威廉阿梅裡奧吉,重新掌舵。

至此,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聯想公司開始轉危為安。聯想十月至十二月的淨盈利從一年前的7950萬美元增長25%至9970萬美元,企業利潤率從上一季度的1.9%上升至2.2%,大大提升了聯想的總收益;而淨利方面,或者說扣除銷售成本的總銷售額從三月前的10.3%上升至上一季度的11.2%。聯想表示,取得這一可喜成績的部分原因就是由於聯想能夠利用記憶體晶片等元件成本下降的優勢。

同時,由於經濟規模的擴大,合資公司將有助於兩家公司在成本上取勝,這對NEC公司來說尤其是個福音。資訊技術研究蓋特納公司的日本個人電腦分析師Kanae Maita指出:“NEC公司將受益於合資公司單位成本的削減以及聯想龐大的部件材料的全球採購網路。”

請別放手

雖然合資公司業務集中在日本,但此舉會不會成為聯想進行全球擴展的一步棋子?雖然妄下結論言之過早,但NEC可能希望如此。NEC 1995年收購美國電腦製造商Packard Bell,成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製造商,但由於沒有相匹配的閘道,難以與擁有較低價格、配備標準微軟視窗和英特爾微處理晶片的戴爾和康柏相匹敵,NEC公司於2000年退出了美國的PC市場,2009年完全撤出了所有海外市場。

但雙方合資夥伴最需要的是創新,行業觀察家說。合資公司能否成功就取決於它是否能在保證價格優勢的同時,還能推出具有新功能的PC和筆記型電腦。“如果它們不能在價格上擊敗戴爾、惠普,或者開發不出特殊產品,其市場份額都有可能下降。當然,我有點悲觀。”丸川如是說。

但合資企業究竟會面臨何種命運呢?根據“並購市場”雜誌,中國在日本合資企業實屬罕見,在過去10年中鮮有記載,通常見的是日本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這主要是由日本的外資所有權決定,直到最近,此類中國公司收購日本公司的案例也少之又少。但是時代在變,根據日本的一家並購諮詢公司Recof提供的資訊,在2010年中國公司購買了37家日本企業,同比增長43%。

NEC公司的總裁,信弘遠藤(Nobuhiro Endo)否絕了關於公司將出售所擁有的合資公司股份的猜測。当记者問及合资公司是否会最终被联想完全所有時,他说,“我們並未進行過此類讨论。合资公司的目的是建立相互协作,開發我们的最大潜能,推動市场發展。除了合资企业外,我们也在寻求其他可能的合作平臺。”其中一種可能的合作,媒體已有報導,即伺服器領域的合作。NEC的业务部负责人山本正人在二月初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對此消息加以肯定,并指出这种结合将使NEC公司進軍中国市场,壯大其目前在中國並不強大的業務,同时也使联想更加多元化。

但是,無論有沒有新的合作平臺,都不應排除NEC公司出售合資公司股份的可能性。“當前合資公司運營良好,佔據日本個人電腦市场的主体地位,”沃顿商学院的乔德赫瑞說,“現在是NEC根据合资公司协议出售其合資公司股份的最佳時機,遠比日後在挣扎中廉价出售要明智得多。”

NEC公司的中方合作夥伴也許會同意。“依據合資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定,聯想將在五年內最終接管合資公司全部業務,”DBS的張先生預測道,“我相信這才是聯想高層促成此合資項目的意圖所在。”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異性相吸:聯想與NEC在日本市場的聯姻是否明智之舉?."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1 十二月, 1969]. Web. [19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690/>

APA

異性相吸:聯想與NEC在日本市場的聯姻是否明智之舉?. China Knowledge@Wharton (1969, 十二月 31).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690/

Chicago

"異性相吸:聯想與NEC在日本市場的聯姻是否明智之舉?"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十二月 31, 1969].
Accessed [April 19,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zh-hant/article/2690/]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