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公司都有員工健身計畫,目的是降低飆升的員工醫療保健成本。但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計畫是有效的。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伊萬·巴蘭克(Iwan Barankay)和彼得·卡佩利(Peter Cappelli)建議,與其提供免費的健身房會員卡或瑜伽課程,公司不如對員工實際存在的健康醫療需求進行支持。例如,幫助他們找到初級保健醫生,或安排好前往看病的交通工具,將比現金獎勵更好地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
巴蘭克說:“我們需要做的是傾聽員工的意見。我們必須與他們交談,瞭解他們在健康醫療方面的具體需求和障礙是什麼。有些細節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在藥店附近找不到停車位所以就不去取藥,或者安排不好時間,或者是從來就不鍛煉,如果在這方面提供支持,他們就會受益。有些人真的被日常生活和一些慢性健康問題所拖累,這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巴蘭克在《沃頓每日商業評論》的SiriusXM電臺節目中談到了員工健康計畫的問題。他和卡佩利最近為《華爾街日報》寫了一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儘管企業的健身專案人氣飆升,很受好評,但卻收效甚微。
“我們需要做的是傾聽員工的意見。我們必須與他們交談,瞭解他們在健康醫療方面的需求和障礙是什麼。”——伊萬·巴蘭克
企業收效甚微
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數據顯示,超過80%的大型企業擁有員工健身計畫,大約一半的企業提供BMI、膽固醇、血壓和其他指標的免費檢查。企業對員工保持健康的獎勵措施範圍很廣,從贈送健身課程到保險折扣,再到實現某些目標的現金獎勵,比如不吸煙。公司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約為16000美元/人,員工的支出約為6000美元。
“公司在這裏尋求的目標是節約成本,”巴蘭克說。“我們從研究中瞭解到,對於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預防性措施是節約成本的最佳方式,而企業認為,通過以上這些健康專案獎勵,或許可以實現其中的一些成果。”
他說,健身已經成為一個價值500億美元的行業,但企業並沒有得到多少回報。在這類專案實施的幾十年裏,很少有公司從中實現任何節約。然而,凱撒家庭基金會的調研發現三分之二的公司仍然希望擴大他們的健身專案。
誰從中獲益?
巴蘭克說,健身計畫不起作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與行為經濟學有關。該領域的研究已經確定,當目標是抽象的和遙遠的,比如降低膽固醇時,如果能立即得到回報,人們會更加能堅持下去。雖然現金激勵措施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有效,但隨機試驗發現,參加健身專案的員工在健康結果、成本節約或缺勤率方面沒有差異。
巴蘭克說:“雖然這個想法聽起來不錯——如果我們給你一點鼓勵,那麼你可能會照顧好自己的健康——但事實並非如此。數據並不支持這一點。”
“認為這些小贈券會改變這些人行為的想法完全沒有抓住要點。”——巴蘭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健身專案中受益最多的員工是那些已經很健康的員工。巴蘭克說,這部分員工經常鍛煉並看醫生,所以獲得健身代金券只會獎勵他們所做的一切。也沒有證據顯示健康人通過參加健身計畫之後增加了他們的健康行為。他們以前就是如此生活的。他們只是註冊這個專案來獲得利益。
關注行為改變
他說:“那些不關心自己健康的人,當我們作為研究的一部分與他們交談時,他們看到了這些獎勵,他們也想採取行動。但他們的生活太複雜了。當你在美國是個窮人,或是當你患有慢性病時,這是一個巨大的認知負擔,給日常生活再增加些內容真的非常困難。”
巴蘭克指出,大多數人想要健康。沒有痛苦或疾病的長壽是人們的追求。健身計畫的初衷是好的,但並沒有完成既定目標。
他指出,“認為這些健身房小贈券會改變這些人健康行為的想法完全沒有抓住要點。這些專案的本質是把獎勵從不健康人群向健康人群的再次分配,但這兩個群體的行為本身都沒有改變。”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