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受众的分裂”:商务新闻业的现状

兼并、裁员、来自网络业的竞争——这些词已经成为全世界商业新闻记者关心的话题。新闻产业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使得舆论对于报道和信息质量的担忧情绪日趋上升。全球化扩张对于新闻机构的标准有着怎样的影响?博客及“市民新闻”是如何冲击传统新闻产业的?调查性新闻报道在这样一个有线新闻网随时更新内容、预算不断下降的产业背景下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了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2007年沃顿商业新闻研讨会(2007 Wharton Seminars for Business Journalists)结束之际,沃顿知识在线请到了来自包括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四位新闻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四位分别是美国大众媒体“市场”节目的制作人莱尼塔·加布罗恩斯基(Renita Jablonski)、印度的CNBC-TV18CNN-IBN的美国地区主任印德拉·坎南(Indira Kannan)、纽约时报记者里查德·皮尔兹佩纳(Richard Perez-Pena),以及法国商业日报《回声报》的美国地区主任大卫·巴洛克斯(David Barroux)。以下是访谈的内容。


沃顿知识在线:新闻产业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个例子说,在今天的纽约时报上就有三篇与新闻业有关的报道:第一篇,福克斯商业新闻电视网(Fox Business Network)开通,欲与CNBC展开厮杀;第二篇,保罗·斯蒂格尔(Paul Steiger)(之前任职于华尔街日报)创办了一家新的新闻机构。该机构由调查类新闻记者组成,并将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各类传媒机构;第三篇,BBC进军数字电视,在迎接数字时代到来的同时也不得不大刀裁员、缩减预算。这样看起来的话,目前这个行业充斥着合并、裁员和新型竞争,所以,很多人担心如今商业新闻的报道质量有所下降,这种担心有没有必要?


加布罗恩斯基: 那我们就从新的Fox频道开始说起吧,在频道开通之前,我们就看到产业竞争中的一些微妙变化,画面的制作更精良,节奏也略有不同。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最近就说过,事实上,他的公司也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当客户的选择多了之后,顾客也更应该了解不同的新闻机构或频道有什么特点、其所属公司的背景和子公司的分布情况。我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从一开始就非常有意思。


坎南:我想谈一下CNBC在印度的发展情况来,CNBC的印度频道是一个24小时全天播放的英文频道,但是在北印度地区我们也有一个同等规模的印度语频道,叫做CNBC Awaaz。这两个频道所定位的观众截然不同,英文频道CNBC-TV18的观众是居住在城市里的那些雄心勃勃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所谓高端客户,而CNBC Awaaz正在做的事也是福克斯商业新闻网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关注是更主流的受众,如中小城镇的散户和个人投资者,甚至可能是家庭主妇,她们也有做投资的兴趣。所以在印度,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两个需求和特点不同的观众群,而我们的两个频道正是针对这两个群体而设计的。


皮尔兹佩纳:显然,现在的信息来源要远远多于从前,网络信息极度膨胀,同时,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却正在萎缩。我认为,信息的民主化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同时,受众本身也正经历着分层,所以有大量信息无法到达特定人员的手中。另外,广度延伸的同时深度却并不一定在增加,因为那些需要深度挖掘的工作如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越来越窄,这也正是保罗·斯蒂格尔的新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新闻产业正在发生变化,有些方面进步了,也有一些方面退步了。


巴洛克斯: 在法国发展的这几年,我们发现今天的新闻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观众种类比过去多得多。过去,是那些知道我们在说什么的观众,而现在,观众对社会经济有着更强的求知欲,他们需要知道更多。同样,我们还必须学会如何利用不同的载体来服务不同的观众。这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比如在法国,读报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甚至只用网络来获取信息,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用网络来与这些人交流,一旦我们成功了,我们就能更好地利用网络来向这类观众传达信息。


沃顿知识在线: 我是不是可以请各位对下面这个话题做更深入的讨论:你们认为今天人们是从哪些途径看到各类商业新闻的?有很多途径正日渐式微,比如报纸,那么日趋重要的渠道在哪里?


皮尔兹佩纳: 最近我发现Nielsen网站和其他一些机构统计出来的网络流量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我认为仅从访问量来看,最大的金融信息提供者是雅虎金融网。人们知道如何访问及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不再需要主流媒体一口一口喂给他们吃。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已经不再提供此类信息,如股票数据,或者棒球赛的成绩表已经不再刊登,因为人们有其他途径来获取这些资料。


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像MarketWatch市场观察网和其他的一些网站,都是人们频繁光顾的网站,尽管主流媒体的受众依然庞大,但它正在萎缩。


坎南: 我认为在印度也有这种情况,但略有不同,因为你知道印度的新闻业目前正在扩张,巨大的增长空间不仅存在于电视和网络业,也同样存在于传统报业。最近才有一家新报纸Mint报开始发行,新闻业在印度的发展情况很不一样,也许和许多国家的市场情况不同,在印度仍有不少新的报纸涌现出来。当然,网络流量也在激增,例如我们的集团业务中就有一个金融网站叫做moneycontrol.com,我们计划把它做成全亚洲第一的金融门户网站。所以,网络流量自然不可小视。同时我也认为,仅仅把信息放在网络上是不够的:在印度,人们不仅上网搜索信息,还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因此,我们应该设计出一些人们能够带在身上到处移动的信息内容。


加布罗恩斯基: 除了搞清楚信息从哪里来之外,关键还有:消息是如何被消费的?当然,人们会首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但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国外的报纸,比如金融时报,我想大多数人是通过网络汲取信息的,他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出发进行搜索,而且这也就是在Bloomberg或其他传统报业的网站上按几个键那么简单。


但是同时,信息来源的泛滥也让你疲于应付。比如说,我要报道固特易轮胎的一些最近事件,过去我会使用录像带、话筒,然后尽量多花时间跟工人呆在一起,并且通过电话跟公司联系,这也不过就是几年前大家报道新闻的方法。而现在,我会使用数码相机,然后只要问几个问题,因为大多数信息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这确实有点奇怪,因为有时候我会觉得对事件的关键点没有抓住,因为我必须花大量时间找到其他方面的信息。


皮尔兹佩纳: 我认为传统媒体的做法是,“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做相应的说明和解释”。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希望看到这些说明和解释,他们会说,“只要快点把数据给我就行了,我会自己去发现和解释”。


加布罗恩斯基: 这个说法非常贴切。


巴洛克斯: 我是从事商业报纸出版的,过去在法国,这个产业的竞争并不是非常激烈的。比如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一家而已。因为要开一家报社并不简单,你必须要有一个印刷公司和所有配套设施。但现在我们发现,正如理查德说的那样,网络的出现使得任何人从某种角度来说都能成为一张金融报纸。


所以,我们感到竞争突然变得激烈起来,就算我们敢说我们在质量上绝对超过网络上的免费信息,但要消费者掏腰包确实是越来越难了。我们是目前法国为数不多的收费金融网站。


今后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为实际内容付费,因为他们可能觉得免费信息已经够用,怎样说服他们为高质量的信息付费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沃顿知识在线: 过去,商业新闻是很乏味的,并且都不长,我在想,现在到底是什么不一样了,也许是令人瞠目的贪腐弊案更多了。或者是今天的商业社会变得更为鲜亮夺目,名人到处都是,到底是什么不一样了,为什么商业新闻变得如此受欢迎?


加布罗恩斯基: 我认为这确实是另一个竞争主题,全球化把这个世界史无前例地联系在了一起,过去,当我们看到一个外国公司的故事后,会和同事讨论说,“好吧,让我们看看类似的事件是否在美国,比如隔壁那个镇上发生过?”,我们是这样把事件联系在一起的。而现在,全球化使得这种影响即刻可见。某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就会在华尔街的报告中有所反映——当前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例证。


皮尔兹佩纳: 在美国,至少在过去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文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人们也感到了这种变化对他们的影响,而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1980年,如果你问一个普通的美国人 “金融市场中发生的事件对你有什么影响”?他根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因为几乎没什么人投资金融市场。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投资,并且或多或少地知道金融市场对他们的影响。


同时,人们对事务内部的联系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我认为这必然会刺激人们的阅读欲。至于说到报道的夸张性和生动性,这是新闻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商业新闻特有的。我想所有人都要抓住读者的眼球,每个人都是忙忙碌碌的,他们有成百上千其他的途径可以获取相同的信息。


坎南: 人们之所以开始担忧印度商业报道正在走上一条夸张浮华的道路,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两年印度的商界名人确实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或者经济自由化之后。新公司新企业不断涌现,股票市场也开始走牛,越来越多的商界精英分沓而至,值得报道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商务频道的数量激增,竞争过于激烈。


比如说,最近我们刚在纽约推出了一档叫做“60年代的印度”的新栏目,有不少印度公司的知名人士和首席执行官都飞到这里来参加访问。我们不仅仅对他们进行采访,我们还把他们包装得有点像摇滚明星,同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他们会在广告宣传片中说,“我是某某,我现在纽约,想知道我的故事就要锁定CNBC TV-18。”


这在两三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这些首席执行官确实名气不小,也因为这两年印度的散户投资者迅速增多,这些首席执行官在普通大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可见一斑。


巴洛克斯: 我就接下去说吧:我认为记者们也在发生转变,他们深知必须抓住大众的视线。而首席执行官们也在发生着变化,2025年前,这些人的生活远比今天要清净得多,而今天,他们就像明星一样,他们也在利用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同时也诉说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今天的首席执行官看起来可能更人性化一点。记者和首席执行官们都看到了世界正经历着变化,所以,报道这些人物的方式自然也要发生变化。


沃顿知识在线: 现在让我们关注以下另一个问题,最近随着博客的推广,一个新名词“市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正在兴起,这对商业报道有影响吗?如果是的话,对你们各自的新闻机构都有哪些影响?


巴洛克斯: 我想,这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而我们又正处在这样一个博客时代。但是如果看得更深一些,比如从记者的角度去看一些更细节的东西,你就会发现很多博客其实都在重复说一些相同的事。


也许在未来的发展中,像我们这样的新闻机构可以树立这样的一个品牌特点,就是告诉读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未来我们要做的事应该是告诉受众哪个博客的信息最有价值。我们可以成为一个过滤器,就像现在所做的那样,必须学会怎样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新环境中做一个有效的过滤器,同时应该明白读者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所以会很有趣,我认为读者们会需要这样一个人来扮演过滤器的角色。


加布罗恩斯基: 我们报道商业新闻的通常做法是等着确认信息,或者试着自己找到信息来源进行确认。但苹果公司在旧金山举办的新款iPod播放器发布会却给了我新的灵感,这件事情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而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上网搜索相关的技术博客就行了。


那些技术博客对这些事件的追踪十分紧密——“上一次推出这类产品时,如何如何……”,他们向人们提供了传统媒体所无法提供的信息。我们现在正密切关注博客,很明显,有些事情将会发生。我们从众多的博客中精选出一些信息,并且进行跟踪报道,这是用传统方法做不到的,博客确实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坎南: 现在,人们希望更多的记者能够通过博客来跟大家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报道,虽然我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但是你知道,对博客和各类技术的报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商业新闻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至少在印度是这样的。


我们回到印度后,在CNBC做了一档技术展览节目,当iPhone电话在美国上市后,尽管我在印度根本不可能用它,他们还是让我买了一个,激活号码,接入AT&T网络,登录国际路由器然后转到印度地区,这样他们就能在那里使用并进行测试。我是想说,在印度,很多新的技术和电子产品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和利润空间。


沃顿知识在线: 我们已经提到了保罗·斯蒂格尔的新型调查性新闻报道公司。你们认为他会获得成功吗,在今天的新闻业中,有没有预算空间来进行大量的调查性新闻报道?


皮尔兹佩纳: 预算这个问题他倒是不用担心,因为有几个非常有钱的人愿意资助他,他们承诺每年给他1千万美金,我已经找不出在美国还有哪家新闻机构有像他这样对调查性新闻报道那么投入的人,当然也不会有人像他那样有这么多的钱去做这么一件事。所以,资源对他来说还是很充沛的,在资金方面他完全不用担心。问题是,他的报道要在什么地方刊登,他能同主流媒体进行哪些合作?新闻机构显然是不愿意使用外来稿件的,我知道纽约时报对外来稿件随时都要进行质量抽调,他们坚持相关人员要尽早介入有关项目,并且和整个团队紧密合作。所以当他们和主流媒体机构人员进行合作时就必须要面对很多问题,但是我对他们所做的事和前景还是十分看好的。


加布罗恩斯基: 我正想谈这个问题。我认为现在正是推出这样的新公司的有趣的时机,道琼斯正在经历股权转让;而对于“华尔街日报”式的调查性报道的质疑也正在持续。这个新公司的出现非常有意思……


皮尔兹佩纳: 同样有意思的是他们会聘用多少华尔街日报的人。


巴洛克斯: 我们不太清楚这种变化是不是只会发生在调查性报道领域?作为一家商业新闻报纸,我们曾经是垂直整合整个产业的,从新闻挖掘,到报纸印刷,再到报纸出售。但是再过几年,我们可能就只是金融和商业新闻写作的专家,其他的报社可能愿意花钱买下这些新闻发布在他们的网站上。


商业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试想一下,华尔街日报有一些特别的公司报道的内容可以卖给当地的报社,使得他们在同业竞争中能够获得优势,而我们需要考虑以不同的方式的来做事,并使得我们现在创造的内容获得价值。


加布罗恩斯基: 我再补充一点,无论是调查性新闻报道还是其他类型的报道,如今新闻的打版速度确实太快了,这些报道也同样快速地冲击着商业世界,信息的快速流动使得今天的世界和几年前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沃顿知识在线: 你会发现媒体机构在全世界铺天盖地地发展开来,这对标准的新闻质量会形成威胁吗?比如说,你们是否发现有些地区的新闻由于政府审查的介入而变得可信度不高,等等,你们所在的新闻机构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


坎南: 至少在印度,调查性新闻饱受非议,特别是电视新闻,因为其中充斥着见不得人的“叮人”和“狗崽”行动。事实上,由于竞争激烈,所有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出最轰动最独家的新闻,最近就有一家电视频道播出了一条杜撰的假新闻,只为博人眼球。现在,印度人正在对是否应该通过新闻条例法案而展开大讨论,但是许多业内人士担心政府会过多地干预新闻自由。


在主流商业新闻领域,这类肮脏的叮人活动并不多见,但是已经有人对记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提出了质疑。特别是现在股市飙升,刚刚创下19000点的历史新高,财政部长公开表示这个点位高得有些离谱,投资者需小心谨慎。我想这也正是商业记者需要加强责任意识的时候。


巴洛克斯: 法国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因为大多数法国媒体集团都没什么钱,它们的利润率一直都比较低,而商业模式的改变让法国新闻机构显得更为经营惨淡。近几年,多家新闻机构已经被其他产业的大集团公司收购,他们正在接管法国的新闻业。


影响总是有的,现在法国的贪腐情况并不严重,但在未来,“自我审查”机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现在,法国的新闻机构要客观准确地报道一个商业事件已经是越来越难,因为他们的老板可能同时拥有除了媒体行业之外的许多产业的公司,或者所报道的对象是自己老板的竞争对手。


<SPAN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媒体受众的分裂”:商务新闻业的现状."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 十二月, 2007]. Web. [17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1493/>

APA

“媒体受众的分裂”:商务新闻业的现状.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7, 十二月 19).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1493/

Chicago

"“媒体受众的分裂”:商务新闻业的现状"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十二月 19, 2007].
Accessed [April 17,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1493/]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