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谈创造性思维的力量

当比兹斯通2003年搬到加利福尼亚州时,他并不只是想在谷歌刚刚收购的Blogger平台找一份工作,而是想与创业企业家伊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共事。2005年,包括斯通和威廉姆斯在内的一群人从谷歌离职,创办了播客公司Odeo。Odeo举行的一次为期两周的“编程马拉松”(hackathon)催生了推特(Twitter)的原型产品,这个编外项目很快就冲上了舞台的中心。

在接受沃顿知识在线访谈时,斯通谈到了他的新作《一只小鸟告诉我的:创造性思维的告白》(Things A Little Bird Told Me: Confessions of a Creative Mind),本书讲述了他与人合作创建全球最知名品牌之一的非传统历程。他特别谈到了学徒制、接受失败以及从条件约束中寻找契机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谈到了他的新风险企业、社交搜索引擎Jelly,这也是他任职首席执行官的第一家公司。

以下即为本次访谈经过编辑的文字版:

沃顿知识在线:你十分看重简明和约束,这两个词或许看起来比较合拍。可你又给出了第三个令人有些意想不到的词:刺激。约束如何产生刺激呢,为什么说这对一家企业有好处呢?

比兹•斯通:约束可以激发或刺激创造力,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当我们被逼到绝境时,我们会被迫想出富有创造性的方案。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马盖先”(MacGyver)(美剧《百战天龙》主人公)。面对种种约束,我们会想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看过电影《阿波罗13号》(Apollo 13),应该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艾德•哈里斯(Ed Harris)说:“(任务控制中心)必须打破常规。我们需要用这些东西做一个空气过滤器……一支铅笔、一个衣架还有一张锡纸……”他们最终成功了。我对这样的奇迹深信不疑。

我跟芯片制造商安谋国际(ARM)的创始人赫尔曼•豪泽(Hermann Hauser)共进晚餐时,他对我说:“你想知道我的成功秘诀吗?我不给我的团队时间,不给他们金钱,也不给他们资源,结果,他们开发出了这种非常适合智能手机使用的低能耗神奇芯片。”
沃顿知识在线:你还讲过用汽车零部件做保温箱的故事。

斯通:这是我“亮点理论”(bright spot theory)的一个例证……当你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无比糟糕,似乎没有任何一件对路的事情时,你应该试着寻找些什么东西,任何东西都行……之后,好事自然会到来。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新生儿死亡率很高,纽约的一家医院说:“我们要把这些昂贵的保温箱捐赠给他们,以帮助他们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他们确实捐赠了一些保温箱。可当他们一年后又回到那里时却发现:“怎么回事?你们的新生儿死亡率怎么还是那么高。”(那个发展中国家的医院)说:“这些机器太娇贵了,需要有人维护。机器坏了,可没人知道怎么修理。”

这个问题引起了波士顿另一位医生的注意,他到了现场后说:“好了,我会这么干。我会找出确实有效的办法。忘掉保温箱吧。这里到底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东西呢?”他注意到当地有很多旧丰田卡车仍在使用。他谈到:“嗯,这里的人看起来很擅长修丰田汽车。”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与一家设计公司合作,利用汽车零部件制作出了一台婴儿保温箱,用汽车大灯做取暖设备……他对他们说:“如果这东西坏了,找个修车的过来就行。”我觉得这个办法这真是太了不起了。这个绝佳的例子说明,你不仅要寻找“亮点”,而且还要“异想天开”。谁能想到一辆丰田4Runner汽车会成为降低当地新生儿死亡率的利器呢?

沃顿知识在线:在“失败鲸”(Fail Whale)这个醒目图像的帮助下,从根本上来说,你们将推特早期的技术困境转变成了一个与用户加深互动的工具。其他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怎么借鉴这种策略呢?

斯通:我们会接受自己失败的现实,我们会坦率面对自己的失败,我们会实话实说。当出现故障时,我会扮演随军记者的角色,我会四处游走,会努力找出问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然后,我会尽快在我们的博客上把实情发布出来,告诉大家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并说明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这并不是说我们不会在其他环节再次出故障,但我们至少不会再出一模一样的问题。我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为公司赋予人性,可以成为一种打造品牌的策略,可以为自己建立声誉。

与之相反的是表现出一副刀枪不入的姿态。如果你这样做,那么当你第二次出问题时,人们就会对你大加挞伐,让你得不到任何喘息的机会。但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脆弱性的价值,那么,只要你开诚布公、实话实说,并把问题解决好,你就可以树立良好的声誉。当然,你不能总是这样,因为你的声誉迟早会用光的,你不可能永远依赖这种方法。
沃顿知识在线:你曾经说过你决定放弃学业去从事书籍封套设计的过程,实际上,这是个选择学徒而不是继续求学的决定。我们是否过于强调学位和证书,而没有在公司内部充分推动学习文化的发展呢?

斯通:这是个个人的选择问题。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对我而言,沉浸在这种专注的体验中,每天都跟师傅在他擅长的领域工作8至10个小时,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这就是我需要的。但对其他人来说,学校的环境或许更加适合。

(不过)我的确认为,我们太过重视考试了。关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可谓著述颇丰。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有位名叫苏加特•米特拉(Sugata Mitra)的教授,一直在研究一种自我组织系统,研究全新的非层次性学习方法,他的研究成果打破了我们构建教育体系的传统……(他的研究显示了)儿童自学成才的过程。只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只要鼓励学生,并为他们规划好边界,老师就可以(帮助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创造奇迹。
沃顿知识在线:你是艺术家安迪•高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超级粉丝,他的作品往往是生命短暂的创作。相比而言,企业领导者往往认为他们在构筑持久的东西。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人们可以从高兹沃斯身上学习一些东西吗?

斯通: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因为我还没这样想过。我只是很喜欢他的作品。如果说企业能够从高兹沃斯的作品中吸取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要有效利用你周围的各种资源。他就是这么做的。他会直接走进森林,然后用那里的东西展开创作……他会用倒塌的建筑搭建巨大的蛇形石墙,以及诸如此类的作品。他的作品并不全是短暂的,但生命短暂的作用的确有很多,它们会随着风或潮汐的来临而消失……

不妨看看推特的情形,我们创建的Odeo公司失败了。(后来)伊万•威廉姆斯想出了这个绝好的主意,他说:“大家自由结对,干脆做点你们觉得很酷的事情怎么样?”于是,推特就此诞生了……
沃顿知识在线:你自己创办Jelly的过程与当初创办推特有什么不一样呢?

斯通: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生活的是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我们推出Jelly时,用了不到24个小时,吸引的用户就达到了推特第一年用户总数的两倍。这得归功于推特和脸谱(Facebook)。当推特刚启动时,口碑营销是名副其实的口碑营销——信息真的要通过人们的嘴巴传播出去。而现在,当你推出了一个项目时,如果还不错,(人们)就会(在社交媒体上)展开热议。他们会告诉自己的朋友,而朋友也会转发信息,然后朋友的朋友再接着转发。这便会形成一种爆炸式的态势。

不仅如此,我们现在还没有服务器。当然,我们要用服务器的,但是归亚马逊(Amazon)所有的。我们不必走进机房插拔部件、维护服务器了,这简直太棒了。这的确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我们可能只需要几十名员工,就可以为数亿用户服务。
沃顿知识在线:你已经几次重构自己的专业和创意职业生涯了。对于那些希望再造自我或再造自己的公司的高管或创业企业家,你有什么建议呢?

斯通:在这本书的引言里,我曾经提到“做到之前,先假装做到”。一件事说久了,你就会自然而然变成那个样子。我退学时,曾经有人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索性回答说:“我是个艺术家。”人们相信了我,我自己也开始相信。后来,我真的成了艺术家。要想再造自己,首先要迈出第一步,说出你想变成什么样子,然后你就会慢慢地转变成那个样子了。

沃顿知识在线:公司层面应该怎么做?

斯通:公司再造的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当你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时……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变革首先要从内部开始。人们害怕改变,因为人类天生喜欢稳定的状态。我们身体也总是在努力保持同样的体温……所以,当你想要变革时,就必须打破常规,寻找新的稳定状态,进入新的境界。于是,新的自我便诞生了……

比如说花旗银行(Citibank),几年前,我曾经跟他们的营销总监交流过。他们也深陷这场规模庞大的银行危机之中,他们也是导致很多家庭破裂的原因之一——因为那些家庭还不起抵押贷款,因为银行给那些家庭提供了他们承受不了的按揭贷款。后来,花旗银行改变了考核标准,他们决定大幅调整内部标准。他们这样对董事会阐述自己的目标:我们可以拯救多少即将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人呢?事实是,肯定会有一定数量的人最终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那么,我们可以让其中的多少人保住自己的房子呢?
他们要通过这个目标实现自我再造,并要回归到花旗银行的理念:帮助美国人实现已经离他们远去的“美国梦”。那么,你应该怎样在一家公司启动变革呢?要先改变你的指标,改变你的成功标准。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谈创造性思维的力量."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7 五月, 2014]. Web. [23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394/>

APA

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谈创造性思维的力量.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4, 五月 07).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394/

Chicago

"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谈创造性思维的力量"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五月 07, 2014].
Accessed [April 23,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394/]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