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他的思想在911后的世界继续引起共鸣

 

如果要评选“美国的世纪经济学家”的话,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可谓当仁不让。在他漫长的一生当中(从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延续至今),加尔布雷思扮演了许多角色:经济思想家、政府官员、外交家、作家,同时他还主演了在PBS上播出的他自己的电视连续剧“不确定的时代”。


 


1971年夏天,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为加尔布雷思扣上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名号,美国自由阵营的“XX(咒骂语删除)”敌人。


理查德·帕克在所著的引人入胜、颇有创见的加尔布雷思传记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他的生活、政治与经济学》中生动地叙述了一件事:当动荡的美国经济和对美元的信心大跌开始影响到总统的地位时,尼克松把敌对的矛头指向了加尔布雷思。尼克松对这位民主党的“主要经济领袖”存有的蔑视不仅说明了加尔布雷思在公众心目当中的地位,而且也揭露了总统的心理状态。


 


728日尼克松与财政部长詹·康纳利(John Connally)还有几名助手举行了一个战略会议,并在几天后出台了引起很大争议的工资与价格控制规定。尼克松在会议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滔滔不绝,而且怒气冲冲,他“非常明显”地表示出对加尔布雷思的厌恶。在间接提到康纳利的一句名言时,尼克松说到:“下一次,只要一有机会—我知道你会经常引用你的原则,‘有个敌人真好’—嗯,我能想到的最大的敌人便是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尼克松可不是第一个把加尔布雷思列入敌人阵营的人。加尔布雷思与一些杰出人士一同被尼克松列为敌人,比如哈佛校长詹姆斯·康南特(James Conant),越战时期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和对手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由于加尔布雷思一直置身于那个时代许多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分歧的中心,他的博学与坚毅注定使他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凯恩斯学派中的敌对阵营


 


然而帕克所著的加尔布雷思传记决不仅仅是复述旧的政治战争故事。它均衡地评价了这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思想家,以及他在其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的几个伟大的经济理论之间的冲突。因为加尔布雷思在学术界和政界都举足轻重,所以学术战场与政治战场一样都非常的重要。帕克对这两个因素给予了相同的重视。


 


帕克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也是《琼斯母亲》杂志的创始人之一。因此他有足够的资历来洞悉经济理论与财政决策间复杂细微的差异。经济理论与财政决策,特别是凯恩斯理论,一直加尔布雷思的职业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30年代,加尔布雷思就积极倡导美国政府将凯恩斯的指导原则应用于经济政策的制定当中。凯恩斯指出,提高政府支出将协助市场达到完全就业,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这将产生“乘数效应”刺激私人消费支出,加速经济的恢复,从而解决30年代“大萧条时期”最大的问题。


 


加尔布雷思完全赞同凯恩斯关于政府干预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但是,帕克注意到在凯恩斯学派内部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解释。二战后,凯恩斯学派内部分裂为几大敌对阵营:一伙人运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迫使政府采取行动达到完全就业;另一伙人则用该书来证明政府应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凯恩斯的《通论》就像圣经一样可以用来支持许多互相矛盾的政策。


 


加尔布雷思非常明智地置身于这两种意识形态之外,他的精神可以用政治与经济上的“实用主义”来概括。


 


加尔布雷思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实用主义的标记。他于1908年出生于安大略的一个苏格兰后裔的农民家庭,在圭尔夫大学攻读农业经济学后,又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先在弗兰克林·罗斯福推行新政时建立的一个帮助美国农民的机构中工作了一小段时间后,在1934年夏天进入哈佛大学教书。他在教学、研究与写作之初选择的主题是农业政策。


 


但是,加尔布雷思并不仅仅教授“他已经知道的”。从职业生涯的最初,他就致力于重大的公共问题的研究。例如,美国农民的困境是新政所关心的中心问题。加尔布雷思在农业政策领域开始工作时就已经制定了他一生的工作目标—将经济学运用到美国人民的实际生活当中去,而不是建立抽象深奥的理论模型。


 


帕克再三强调,对加尔布雷思来说,经济学与政治不可分割。他的职业道路也证明了这一点。1938年,哈佛校长詹姆斯·康南特解雇了两名同情新政的经济学教授,加尔布雷思也在这场激烈的冲突中受到了冲击。虽然加尔布雷思并没有被点名,但是哈佛的核心集团对他的敌意却不难看出:他没有获得续聘。


 


几年后,二战爆发了。加尔布雷思在这一期间担任联邦物价管理局局长—通常被称为“物价沙皇”。此时他所经受的严峻考验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由于美国参加了战争,加尔布雷思全身心地投入到避免滥用战争生产成本与定量供应品的工作当中。这本应为他赢得广泛的赞誉,但是恰恰相反,他却招致了右翼批评家的辱骂,说他“不仅仅是共产主义者,而且还是危险的教条主义者”。他因此被迫辞职。麦卡锡时代早在同名的独裁者出现以前就已经来临了。


 


二战后,加尔布雷思作为战略轰炸调查的成员,参与分析盟军空袭对纳粹德国的工业基地的影响。这次经历在几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加尔布雷思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美英的空袭高峰,德国的战争生产持续上升,这与美国空军所说的正好相反。不用说,加尔布雷思最后被卷入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当中。


 


加尔布雷思参加战略轰炸调查的真正意义在于,他从此对军事效率这种说法产生了强烈的怀疑。这次令人不安的评估使他深刻意识到武器研发与和平时期建设大型军事设施的巨额开支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二战以后,军费开支第一次在美国的财政政策中占据主导地位。


 


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在1961年时提出 “军事工业复合体”这个概念。基于当前9·11后的政治经济形势,加尔布雷思反对类似这一概念的情况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在美国斥巨资打击主要运用常规军事战术的恐怖分子的今天,美国国内正面临着激烈的工业竞争。由于政府的资金都被用于反恐战争,美国国内的工业生产率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呢?


 


担任世界警察的代价


 


上世纪50年代,加尔布雷思重返哈佛后,写了一系列关于美国经济情况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书,流传广泛,影响巨大。正如一本书的标题所表明的,加尔布雷思认为,如果在制定经济计划时能考虑到诸如提高就业和生活水平等的公共政策问题,那么一个“富裕社会”是完全可能的。在1951年出版的《美国资本主义》一书中,加尔布雷思驳斥了一些观点,那些观点担心将越来越多的权力集中到少数大集团手中将会损坏一个公平富足的社会的根基。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革新的理论,从而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最主要的经济思想家之一的地位。


加尔布雷思宣称,资本主义内部的抵销“力量”将会阻止经济统治地位的集中。因此,从大量小公司减少到“三巨头”的汽车行业将会受到其原材料钢产业的遏制。加尔布雷思断言,“抵销力量”的存在,会使一个成熟自由的企业经济在没有持续的政府赤字支出与政府管理的情况下也能够繁荣昌盛。


这可具有双重的讽刺意味,因为加尔布雷思在尼克松和其他人的脑海中一直是在鼓吹“大政府”的。6070年代,加尔布雷思最担心的支出疯狂上升的情况发生了。“永久的战争经济”主要表现为越战时的巨额支出以及和前苏联的军备竞赛,它导致了70年代的“滞涨”,使美国经济陷入瘫痪。即使是像美国这样的超级经济大国也无法忽视担任世界警察要付出的代价。然而当时及后来有关如何处理“大政府”的一些理论不仅互相矛盾,而且只关注社会计划的成本,很少关注巨额军费开支对经济的影响。


 


加尔布雷思从未犯过这个错误。虽然他的一些期望并没有成真,比如“富裕社会”有能力减少贫穷,但是他的基本原则仍是正确的。在该书的最后一章中,帕克评价了加尔布雷思的思想遗产。他的分析值得一读。从扬名那天开始,加尔布雷思就积极地主张,“不能把经济学与人类的政治、制度与权力世界分割开来。”在谈到加尔布雷思运用实用主义的方法在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权力主张与美国人民的公众需求之间寻求平衡时,帕克写道:


 


“加尔布雷思主张的走出困境的方法就是在公共议程上恢复一些自由主义的思想……民主政府依靠的是价值观方面的选择,这一点单靠市场本身是实现不了的。自由是很重要的,但公平、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对立形势的缓和、以及能支持创造力的生活质量也很重要。这就需要把想象力延伸到获得和支出之外。


 

    正是这样的思想和他传达思想的有力方式使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树敌良多,不仅仅是一个理查德·尼克松。也正是这个原因,即使是在今天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他仍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知识力量。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他的思想在911后的世界继续引起共鸣."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3 八月, 2005]. Web. [29 March,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451/>

APA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他的思想在911后的世界继续引起共鸣.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5, 八月 23).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451/

Chicago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他的思想在911后的世界继续引起共鸣"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八月 23, 2005].
Accessed [March 29,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451/]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