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的力量:台湾计划成为亚洲的荷兰

上世纪90年代起,台湾就以电脑、芯片和其他电子设备而成为闻名的高科技生产地。与此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拥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正在另外一个领域蜕变羽化—花卉业。将高科技技术与悠久的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台湾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地,并稳坐兰花出口头把交椅。

受益的不仅有台湾。台湾的花卉公司也在逐步进入大陆开创大规模的花卉种植业。随着海峡两岸经济交往日趋密切,将台湾知识与大陆广袤的种植空间结合起来缔造大中华花卉帝国的时机成熟了。但这一进程可能会推迟一些—为了能提升盈利水平并保持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台湾正通过研发、育种和注册品种专利提升在产业链的位置。简言之,台湾希望象荷兰成为郁金香之都那样变身兰花王国。

海峡两岸间的贸易壁垒和迥然不同的营商环境,在花卉种植业中显现得颇为突出。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一过程,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台湾花卉业的发展史。

萌芽阶段

台湾花卉种植的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肥沃台西南平原和丘陵地区,当地气候适宜花卉种植。上世纪初,日本殖民者在那里建立了大型农业,主要是甘蔗和水果种植业。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降,国民党接手台湾,国营企业开始运营日本留下来的这些大型农场。台湾糖业公司(Taisugar)便是其中最大的国营企业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台湾摆脱对农业的倚重,转轨出口加工业。工资和成本随即上涨,很快台湾便开始从境外进口蔗糖。寻找出路的过程中,台糖发现了一个机会:种植花卉并出口日本市场。大型的私人企业也加入到这个行业中,随即台湾的新农业诞生了。

上世纪90年代,在大陆廉价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吸引下,台湾的花卉公司开始西进。一大批花卉公司来到大陆西南省份云南省,在昆明附近扎营布点。同其他一系列大陆新兴行业一样,台湾的花卉公司开辟了大陆大规模种植花卉的先河。大西南地区常年花草丰盛。台湾商人引进了大规模种植的技术,提升了当地基础建设,并充当起联系荷兰、日本和美国品种培育公司与大陆种植者的中间人角色。

“台湾的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台湾农委会(Taiwan's Council of Agriculture)国际处处长张淑贤(Chang Su-san)表示,“他们有资金,还带来技术和新品种。”

但是,大陆的繁文缛节、对培育者权利保护不力、合作伙伴不可靠以及找麻烦的地方官员等问题,让一些台湾花卉公司—还有荷兰和其他外资企业—满怀失望地离去了。

千禧年后的黄金岁月

 

在后来的十年,即过去十年间,台湾的花卉业蓬勃发展,主要靠的是两种完全不同但又同样成功的商业模式。一是在台湾岛内种植并出口日本、美国和欧盟市场的模式,另一个是在大陆生产并满足大陆消费者需求的模式。

在台湾,花卉公司越来越看重质量,而非数量。在支持出口的政策支撑下,个体花卉种植户开始大批种植高质量花卉品种,例如蝴蝶兰(phalaenopsis)和国兰(cymbidium)。

台湾花卉种植业的业绩骄人。根据台湾区花卉输出业同业公会(Taiwan Floriculture Exports Association (TFEA))统计,过去十年间,台湾花卉和花种出口翻了三番,从1999年的4800万美元跃升至2009年的1.11亿美元。根据台湾海关总署统计,兰花在台湾花卉产品出口中占据大头,去年台湾花卉产品出口中8700万美元是兰花,而2004年这个数字只有4000万美元。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Taiwan Orchid Growers Association (TOGA))指出尽管兰花出口量只占台湾花卉出口量的20%,却创造了80%的出口利润。2005年至今,台湾已经超越泰国,登上全球兰花第一出口地的宝座。

最成功的例子当属蝴蝶兰。去年,蝴蝶兰出口为台湾赚回6200万美元—兰花出口总额的70%和台湾花卉及花种出口总额的56%。“在蝴蝶兰方面,无人敢和台湾叫板,”台湾区花卉输出业同业公会总干事陈厚佑(Chen Hou-yu)说道。

日本是台湾兰花的最初目标市场。但过去几年间,对美国的出口赶了上来。据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统计,2008年美国超越日本成为了台湾兰花第一大海外市场。凭借严格遵守美国政府严苛的进口标准,台湾兰花种植业抓住了美国的市场。美国农业部官员定期检查台湾种植温室,确保其产品符合美国标准。

但是,台湾兰花对大陆出口并不多。究其原因,价格方面很难同大陆本地种植的兰花竞争。“我们对大陆出口并不多,因为我们的兰花太贵了,”陈厚佑说道。“台湾花卉业者已经深入大陆并在当地种植培育了。”

由于两岸贸易壁垒,对大陆出口也不现实。别名“跳舞女郎”的文心兰却属例外,近期被允许进入大陆,预计很快将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找到市场。其他品种的兰花仍然要面对出口禁令或高昂的税负。

一些台湾的花卉种植商却乐见这一局面。因为海峡两岸关税降低通常是互惠性的,目前高关税同样可以让台湾兰花免受廉价大陆兰花的冲击。“我们害怕大陆兰花挤进台湾,”陈厚佑说道。“他们的价钱太低了。我们根本竞争不过他们。到那时,花农该怎么办?”

关注大陆

大汉集团(DahanGroup)便是台湾花卉公司帮助大陆建起花卉种植业的一个例证。1990年这家公司是第一批登陆的台资企业。“大陆闭关锁国很多年,我们是第一批试水并投资大陆花卉种植业的公司,”董事长刘邦贤(Liu Bang-shein)回忆道。他表示,公司几乎引进了花卉种植的全套东西,并扮演起外国供货商和品种培育商的中间人角色。

大陆有关部门颁发给他公司进口许可证,用作进口从温室到肥料和盆栽土的全套设备。大汉集团为大陆花卉种植户举办讲座。公司第一笔生意是从大陆向欧洲出口盆栽植物。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培育者权利保护机制在全球推广开来,中国的花卉出口生意开始萎缩。现在,大汉集团专注大陆内部市场,利润率保持在35%到50%之间—某些高端品种的利润率高达70%。在大陆市场销售的花卉都是本地种植的。

刘邦贤认为大陆市场需求蓬勃。时下,政府组织、酒店、会议中心和酒店是其公司花卉产品的最大买家。但是,刘邦贤希望更多的个人消费者开始购买鲜花。“一步接着一步,人们会用鲜花装点家居,”刘邦贤说道。“市场不断扩张,如果家庭消费也能增长起来,前景将不可限量。”

国营中央电视台近期所作的一期节目中统计,大陆的花卉市场总规模达100亿美元。刘邦贤指出,大陆花卉消费量每年增长20%到30%,与此相比其他市场,如日本,消费水平基本不变或略有萎缩。

台商在打开大陆市场方面拥有优势。“很多外国人想在中国经营,”刘邦贤说道。“我们是台湾人,与大陆拥有相同的语言和背景,还有在大陆三十多年的经验,一批种植户和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

大汉集团是亚洲培植圣诞花(poinsettias)最大的企业,每年生产400万支鲜切花—相当于中国总产量的20%和“合法”产量的65%—所谓合法,就是在授权情况下种植的,并且向培育者缴纳使用费。他估计中国种植的圣诞花70%是非法的。

由于手续繁琐和对培育者权利保护不力,大陆的花卉出口并不多。“很多人认为台湾商人把大陆当做出口基地,”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秘书长林丰沛指出。“实际上,大陆却是花卉的大市场。”

台湾公司倾向在大陆销售可大面积栽种的低端花卉品种,林丰沛说道。“他们害怕新品种输出到大陆后,便失去了控制。”这种权利—又称作“品种权”—也是他的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大汉集团在大陆的种植园和办公室人员流动性很大,因为员工忠诚度较低,因此担心离职人员会带走高端的品种或与之配套花肥配方。

为此,大汉集团明年将在台湾建立研发中心和花肥生茶基地,这样可以更好保护培育者权利,刘邦贤说道。“如果我们想开发自己的产品,我们就需要更好的保护。”另外,随着两岸开通直航,台湾员工更容易往来两岸接受培训。

大汉集团目前主要和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培育人员合作共同推广新品种。最终,公司希望更多推广自己的品种。刘邦贤指出:“现在各方还是合作,但是未来10年,将会合作竞争。”

兰花国王

考察台湾花卉企业在大陆的发展历程,当选吴明坤(Parker Wu)作为参考。早年痴迷花草的他在1989年便来到云南,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宜人的气候。他刚到云南的时候,当地只种少量一些本土花卉品种,仅供本地市场销售。他帮助建成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昆明城外组建了一个花卉拍卖场,并一度是中国最大兰花种植园的共同经理。他还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多年的昆明花卉展。“我引进新品种并带来新技术,并建立的大型克隆和栽培实验室,” 他说道。但是,2002年,他因手续繁琐及其他“政府政策”问题,而撤出大陆。

吴明坤原本计划种植供出口的花卉。但是,从中国出口花卉需要办理许可证。他指出,只有到位于北京的中央政府才能办理这样的许可证,费时费力逼的一些大陆公司用假证件投机取巧。“在台湾,办理相关手续及运出花卉只消三天时间,” 他说道。“在大陆则需要三个星期。”

吴指出,在大陆种植花卉还有其他劣势。虽然大陆种植成本要低于台湾,但是台湾培植的花卉拥有良好的品质声誉,自然价格也高了许多。“台湾种植的花卉在美国,卖5美元一株,大陆来的只能卖到3美元,” 他说道。他指出大陆的经营环境经常会出人意料,但缄口不提具体例子。“从播种到收获,培育兰花要五年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们会碰见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说道。“这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吴现在在台湾台南县经营着一家国际营销和开发公司。他为本地兰花种植户提供种源,并定期参加国际花卉展,与250多家种植户并肩推广台湾兰花。他只接一些小单生意。

他还经营着一家休闲农场,接待游客观赏兰花、品兰花茶、尝兰花饼、销售兰花或礼品,如带有塑封兰花的餐盘或杯垫。事实上,他在考虑重返大陆,开一家休闲农场,地点可能选在上海或海南。他承认自离开之后,大陆的营商环境改善了不少,并将随着中国逐渐接近全球商业标准而越变越好。

发展前景

台湾正靠着花卉出口大赚特赚,但是有关官员还是时刻保持警惕。新公司不断涌入市场,大陆正在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公司希望提升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寻找更好的利润空间,并保证自己领先大陆同行。

目前,台湾是美国市场的“代工”商。台湾向美国出口小型花卉或鲜切花,美国公司完成最后的工序并以美国品牌销售。吴指出,如果海峡两岸能共同搭建一个零关税的增值出口区,台湾公司将可以搭建出一套跨海峡的生产线。公司将研发和公司总部留在台湾,并在低成本大陆地区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育(开始的18到36个月),然后运回台湾进入末期培育、品牌、包装和出口。吴指出,荷兰的花卉出口商也是采取同样的模式。但是目前海峡间的贸易壁垒让这种模式很难成真。大陆花卉绝大部分都禁止来台,要么就征收35%的进口税。

他认为台湾当局应该比照云南或荷兰的例子,建立花卉拍卖市场,加强台湾厂商与国际买家的联系。“台湾可能成为亚洲的荷兰,但是需要政府同我们一起改变政策。”这个问题上,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对外表示正在积极建立拍卖市场。

“我们要快速行动起来,否则会被大陆取而代之,” 吴明坤说道。“终有一天,大陆会象台湾一样—培育并出口自己的品种。我担心如果我们不改善政策,台湾的兰花种植业终有一天会被摧毁。”但眼下,台湾兰花公司仍在台湾本地和大陆肥沃的新兴市场的滋养下,枝繁叶茂。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鲜花的力量:台湾计划成为亚洲的荷兰."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08 十二月, 2010]. Web. [25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2631/>

APA

鲜花的力量:台湾计划成为亚洲的荷兰.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10, 十二月 08).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2631/

Chicago

"鲜花的力量:台湾计划成为亚洲的荷兰" China Knowledge@Wharton, [十二月 08, 2010].
Accessed [April 25,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2631/]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