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电影”:看好莱坞创新与现实之间的角力

托马斯·爱迪生实验室发明的技术催生出电影,但他对于电影的潜力显然还有盲点。这个“门洛帕奇的鬼才”(Wizard of Menlo Park)相信,电影应当是每个人通过早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单个欣赏,而不是投射到大屏幕上让许多观众聚在一起看。有人怀疑爱迪生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希望通过生产和销售电影放映机来赚钱。斯科特·科尔斯纳(Scott Krisner)在《发明电影》(Inventing the Movies)中引用了爱迪生的话如下:


 


我们生产这种活动电影放映机,销售情况非常火爆,利润也很高……假如我们推出大屏幕放映的机器,全美国大概只需十台,就可以让所有人都看上电影,然后就没有人再光顾我们的活动电影放映机了。我们还是不要屠杀这只会下金蛋的鹅。


 


持有这种观点的并不只爱迪生一人。虽然很多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夺取竞争优势,努力寻找创新方法来利用技术,但正如斯科特·科尔斯纳(Scott Kirsner)在《发明电影》(Inventing the Movies)一书中所描述的,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电影行业却一直在规避创新和技术进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看好莱坞创新与现实之间的角力”,(Hollywood’s Epic Battl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he Status Quo),它从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谈到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以案例的形式阐释了在电影行业引入技术变革面临的困难,因为这个行业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捍卫自己牢不可破的业务模式。


 


科尔斯纳经常在CinemaTech上开设的博客、好莱坞老产业刊物《综艺》(Variety)等地方提及技术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他撰写《发明电影》这本书,主要就是因收到导演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邀请,前去参加一个为期一天的闲谈而激发的。


 


四月下月一个阳光灿烂的周六,我驱车来到卢卡斯占地4700英亩的农庄,我不知道除了我其他客人还有谁,但有人告诉人两年前卢卡斯组织的第一次聚会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弗兰斯西·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都是他的座上宾。我感到紧张不安,我对要求的衣着礼仪也一无所知(可能是“个性十足的休闲服”?)。


 


在这次会议上,作为“终极创新者”的卢卡斯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之士,探索拍摄电影的创新方法:


 


与会嘉宾包括领先电脑动画制作公司皮克斯(Pixar)的两位创始人埃德·凯特穆尔(Ed Catmull)和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回到未来》(The Back to the Future)三部曲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Robert Zemeckis),他还因拍摄《阿甘正传》(Forrest Gump)获得奥斯卡奖;来自德克萨斯的独立导演、摄像师、作曲家兼剪辑的罗伯特·罗德里格斯(Robert Rodriguez),他曾在《罪恶之城》(Sin City)和《墨西哥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中完全抛弃传统摄像机而采用数码相机拍摄;还有票房之王《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科尔斯纳回忆说,卢卡斯在会上讲述了“创新者在引入新创意时所面临的挫折。他们不会受到热烈欢迎,相反他们得到的只有敌视或冷遇。有时候现状会战胜创意,或者说至少推迟了创意的引入。”科尔斯纳在好莱坞的经历也响应了卢卡斯的观点,即在创造、发行和放映电影的各个技术创新阶段都会遭遇挫折。


 


《发明电影》并没有指导大家“如何做”(或者“如何不做”),它没有针对如何去除电影创新遭遇的阻力提出具体建议,电影创新受阻是电影行业中常见的现象。但过去对于电影技术进步的看法具有教育意义,任何对电影历史感兴趣,或者想知道害怕固有模式遭到破坏的想法是如何阻碍技术革新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


 


创新派之于保守派


    科尔斯纳根据对待技术革新的态度把人分为三类:


 1.视新技术为机遇的创新派,


 2.视变革为威胁的保守派,以及


      3.“等到看事情如何发展的”骑墙派。



书中断定大多数的技术进步都包含着创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创新派希望进步,保守派则希望维持现状。虽然这个斗争历程贯穿着整个电影的发展史,但阅读科尔斯纳的编年史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历史。虽然科尔斯纳指出阻挡每个变革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新发明顺利被好莱坞制片人接受的例子,譬如斯坦尼康(Steadicam)摄影机稳定器。进步的真正敌人或许不是惧怕技术进步本身,而是害怕新技术会削弱成功的商业模式。大家考虑得更多的是利润,而不是电影拍摄和分销中利用的某个特定技术。


 


虽然电影业中这种技术进步与现有业务模式之间的冲突数不胜数,但正如科尔斯纳所言,这种冲突并不是电影行业特有的现象。“好莱坞或许比其他行业,譬如保险业,要稍微多些吸引力,但它仍是研究任何大型成功行业应对新创意之道的绝佳案例。”


 


事实上,其他阻碍技术创新的行业还有很多,譬如摄影胶片制造商拒不承认数码摄影技术的影响,唱片业反对音乐数码发行方式等。但电影业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电影的制作与发行过程中贯穿着无数的技术。但经济利益却使这个行业特别不愿尝试新创意。考虑到每部大片上映带来的收入,天平正在朝维持现状的一端倾斜。科尔斯纳的书中贯穿着对新技术可能会破坏原有计划的担忧。科尔斯纳的书跨越了从19世纪末电影诞生到目前的整个历程。


 


保护会下金蛋的鹅


 


许多电影公司老板都在竭力保护“这只会下金蛋的鹅”,但托马斯·爱迪生是他们中的第一人。


 


华纳兄弟哈里(Harry)在默片的全盛时期曾经说过,“谁稀罕听演员在说什么?”但收音机的崛起催生出有声电影,因为音频技术提高了复制声音的能力。而且收音机还让千家万户可以直接免费收听娱乐节目!电影行业必须奋起直追才能与之抗衡。


 


同样的,好莱坞虽然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发明了最初的宽荧幕格式,但一直没有激起电影公司或剧院太多的热情,这种局面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才有所改变,因为当时电视机的问世吸引了很多观众在家里收看节目。


 


随着电影业的细分程度加剧(复杂程度也在增加),1948年联邦高级法院判决电影院从电影制作公司分离,于是电影制片人与影院老板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为技术进步制造了更多的障碍。目前仍在缓慢进行的向数码放映技术转变就是很好的例子。


 


电影发行人斥巨资制作和运输电影胶片。对于制片商而言,数码发行方式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将每套影院设备更新成数码放映估计需要10万至25万美元,这对于任何一个影院老板来说都没有太多诱惑力。虽然已有各种方案在制片人和影院老板之间分摊数码转换的成本,但影院老板对此普遍都不太热心。如科尔斯纳在书中写道,“虽然[数码放映]技术在不断改善,但由谁来为转换买单的问题可能会起到阻碍作用。”


 


这些只是科尔斯纳书中生动的例子之一。他的书还探索了所有电影行业的技术进步,从声音、色彩和宽荧幕的出现到数码放映、数码摄像机(无胶片的拍摄),以及全球互联网业务中使用的新业务模式。


<P class=MsoNormal style="BACKGROUND: white; MARGIN: 0cm 0cm 0pt; VERTICAL-ALIGN: top; LAYOUT-GRID-MODE: char; mso-pagination:

如何引用沃顿知识在线文章

Close


用于个人/用於個人:

请使用以下引文

MLA

"“发明电影”:看好莱坞创新与现实之间的角力." China Knowledge@Wharton.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0 九月, 2008]. Web. [24 April,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1779/>

APA

“发明电影”:看好莱坞创新与现实之间的角力. China Knowledge@Wharton (2008, 九月 10).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1779/

Chicago

"“发明电影”:看好莱坞创新与现实之间的角力" China Knowledge@Wharton, [九月 10, 2008].
Accessed [April 24, 2024].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1779/]


教育/商业用途 教育:

如果您需要重复利用我们的文章、播客或是视频,请填写内容授权申请表.

 

Join The Discussion

No Comments So Far